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27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标识解析架构,标识解析架构包括:数据层和解析层;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数据请求者需要访问数据层中的数据时,确定数据的数据所有者;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请求者的第一标识,数据的第二标识以及数据所有者的第三标识;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解析层基于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数据请求者的访问权限;路由模块,用于从数据中确定与访问权限对应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路由给数据请求者,供其进行访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安全性。了安全性。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实现点到点的软件系统间数据传输互通,通常使用开发数据接口的方式,对于需要从多个来源集成数据的软件系统来说,对于每个数据来源,都需要开发对应的数据接口,双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因此,一个集成软件系统的数据接入,往往费时费力,且难以复制。实现一个点对点的软件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首先需要双方开发者共同确定数据传输内容,第二步协商讨论数据传输方法与格式,第三步双方各自进行接口的开发,如此才能实现点与点之间的固定内容的数据传输,这样的做法有如下缺点:
[0003]1.接口开发周期长、工作量大;
[0004]2.每两个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都需要专门开发接口;
[0005]3.接口方式实现互通的数据内容固定,若要调整数据传输内容,则需要重新开发接口;
[0006]4.数据接口传输互通的数据通过HTTP等协议作为传输形式,但出于安全性要求,现有协议需要通过结合SSL等方式,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CA进行身份认证,这使得安全性架构不够完备,依赖协议以外的主体实现安全互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及方法,基于标识解析架构实现了数据请求者与数据所有者之间点到点目标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开发接口,节省了大量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传输内容需要调整时,无需重新开发接口,数据所有者直接对数据进行调整即可,另外,基于各标识确定数据请求者的访问权限,提升了安全性。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包括:
[0009]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标识解析架构,标识解析架构包括:数据层和解析层;
[0010]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数据请求者需要访问数据层中的数据时,确定数据的数据所有者;
[001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请求者的第一标识,数据的第二标识以及数据所有者的第三标识;
[0012]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解析层基于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数据请求者的访问权限;
[0013]路由模块,用于从数据中确定与访问权限对应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路由给数据请求者,供其进行访问。
[0014]优选的,第二确定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0015]从解析层中调用解析工具,通过解析工具分别对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进行解析,获得第一标识的第一身份、第二标识的第二身份和第三标识的第三身份;
[0016]从解析层中调用查询工具,通过查询工具查询预设的权限设定数据库中第三身份对第一身份设定的权限中与第二身份对应的目标权限;
[0017]将目标权限作为访问权限。
[0018]优选的,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还包括:
[0019]验证模块,用于在路由模块将目标数据路由给数据请求者之前,对数据请求者进行综合验证,验证通过后,允许路由模块将目标数据路由给数据请求者;
[0020]验证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0021]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确定与数据请求者相关联的多个第一关联用户,确定与数据所有者相关联的多个第二关联用户;
[0022]从预设的交互记录数据库中确定数据请求者与数据所有者之间的多个第一交互记录,确定数据请求者与第二关联用户之间的多个第二交互记录,确定数据所有者与第一关联用户之间的多个第三交互记录;
[0023]整合各第一交互记录、第二交互记录和第三交互记录,获得交互记录大数据;
[0024]建立时间轴,将交互记录大数据按时间顺序在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事件项,时间轴上的每个时间节点对应有至少一个事件项;
[0025]获取预设的特征抓取模型,采用特征抓取模型基于抓取策略抓取时间轴上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事件项的第一事件特征,抓取策略包括:抓取时间区间和抓取精度;
[0026]将第一事件特征与预设的可疑特征数据库中的可疑特征进行匹配;
[0027]若匹配成功,选取匹配成功的可疑特征作为目标特征;
[0028]查询预设的第一调整需求度对照表,获取目标特征对应于抓取时间区间的下限值的第一调整需求度和上限值的第二调整需求度;
[0029]查询预设的第二调整需求度对照表,获取目标特征对应于抓取精度的第三调整需求度;
[0030]基于第一调整需求度、第二调整需求度和第三调整需求度对抓取策略进行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0031][0032]其中,l

down
为调整后的抓取时间区间的下限值,l
down
为调整前的抓取时间区间的下限值,l

up
为调整后的抓取时间区间的上限值,l
up
为调整前的抓取时间区间的上限值,γ

为调整后的抓取精度,γ为调整前的抓取精度,θ1和θ2为预设的调整幅度值,σ1和σ2为预设的调整幅度增加值,μ1为第一调整需求度,μ
1,0
为预设的第一调整需求度阈值,μ2为第二调整需求度,μ
2,0
为预设的第二调整需求度阈值,μ3为第三调整需求度,μ
3,0
为预设的第三调整需求度阈值;
[0033]调整后,采用抓取模型以调整后的抓取策略继续抓取时间轴上多个时间节点对应的事件项的第二事件特征;
[0034]查询预设的组合策略对照表,获取目标特征对应的组合策略;
[0035]基于组合策略将各第一事件特征和第二事件特征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组合特征;
[0036]获取预设的深度验证模型,将组合特征依次输入至深度验证模型,获得多个结果值以及与结果值一一对应的验证策略;
[0037]查询预设的等级值对照表,获取验证策略对应的等级值;
[0038]基于结果值和等级值计算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039][0040]其中,O为判定指数,P
d,t
为第d种验证策略对应的结果值中第t个结果值,Z
d
为第d种验证策略对应的结果值的总数目,f
d
为第d种验证策略对应的等级值,q为验证策略种类的总数目,f0为预设的等级值阈值,α
d
和β
d
为中间变量;
[0041]当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判定指数阈值时,目标特征存在风险性,数据请求者验证未通过;
[0042]若判定指数小于判定指数阈值,重新选取下一匹配成功的可疑特征作为目标特征重新进行上述操作;
[0043]若第一事件特征与预设的可疑特征数据库中的可疑特征均匹配失败,按预设的随机调整规则对抓取策略进行调整,采用抓取模型以调整后的抓取策略重新抓取第一事件特征。
[0044]优选的,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还包括:
[0045]变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标识解析架构,所述标识解析架构包括:数据层和解析层;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数据请求者需要访问所述数据层中的数据时,确定所述数据的数据所有者;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请求者的第一标识,所述数据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数据所有者的第三标识;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解析层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确定所述数据请求者的访问权限;路由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中确定与所述访问权限对应的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路由给所述数据请求者,供其进行访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执行如下操作:从所述解析层中调用解析工具,通过所述解析工具分别对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进行解析,获得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身份、所述第二标识的第二身份和所述第三标识的第三身份;从所述解析层中调用查询工具,通过所述查询工具查询预设的权限设定数据库中所述第三身份对所述第一身份设定的权限中与所述第二身份对应的目标权限;将所述目标权限作为所述访问权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模块将所述目标数据路由给所述数据请求者之前,对所述数据请求者进行综合验证,验证通过后,允许所述路由模块将所述目标数据路由给所述数据请求者;所述验证模块执行如下操作: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确定与所述数据请求者相关联的多个第一关联用户,确定与所述数据所有者相关联的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从预设的交互记录数据库中确定所述数据请求者与数据所有者之间的多个第一交互记录,确定所述数据请求者与所述第二关联用户之间的多个第二交互记录,确定所述数据所有者与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之间的多个第三交互记录;整合各所述第一交互记录、第二交互记录和第三交互记录,获得交互记录大数据;建立时间轴,将所述交互记录大数据按时间顺序在所述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事件项,所述时间轴上的每个时间节点对应有至少一个所述事件项;获取预设的特征抓取模型,采用所述特征抓取模型基于抓取策略抓取所述时间轴上多个所述时间节点对应的所述事件项的第一事件特征,所述抓取策略包括:抓取时间区间和抓取精度;将所述第一事件特征与预设的可疑特征数据库中的可疑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选取匹配成功的所述可疑特征作为目标特征;查询预设的第一调整需求度对照表,获取所述目标特征对应于所述抓取时间区间的下限值的第一调整需求度和上限值的第二调整需求度;查询预设的第二调整需求度对照表,获取所述目标特征对应于所述抓取精度的第三调
整需求度;基于所述第一调整需求度、第二调整需求度和第三调整需求度对所述抓取策略进行调整,调整公式如下;其中,l

down
为调整后的所述抓取时间区间的所述下限值,l
down
为调整前的所述抓取时间区间的所述下限值,l

up
为调整后的所述抓取时间区间的所述上限值,l
up
为调整前的所述抓取时间区间的所述上限值,γ

为调整后的所述抓取精度,γ为调整前的所述抓取精度,θ1和θ2为预设的调整幅度值,σ1和σ2为预设的调整幅度增加值,μ1为所述第一调整需求度,μ
1,0
为预设的第一调整需求度阈值,μ2为所述第二调整需求度,μ
2,0
为预设的第二调整需求度阈值,μ3为所述第三调整需求度,μ
3,0
为预设的第三调整需求度阈值;调整后,采用所述抓取模型以调整后的所述抓取策略继续抓取所述时间轴上多个所述时间节点对应的所述事件项的第二事件特征;查询预设的组合策略对照表,获取所述目标特征对应的组合策略;基于所述组合策略将各所述第一事件特征和所述第二事件特征进行组合,获得多个组合特征;获取预设的深度验证模型,将所述组合特征依次输入至所述深度验证模型,获得多个结果值以及与所述结果值一一对应的验证策略;查询预设的等级值对照表,获取所述验证策略对应的等级值;基于所述结果值和所述等级值计算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O为所述判定指数,P
d,t
为第d种所述验证策略对应的所述结果值中第t个所述结果值,Z
d
为第d种所述验证策略对应的所述结果值的总数目,f
d
为第d种所述验证策略对应的所述等级值,q为所述验证策略种类的总数目,f0为预设的等级值阈值,α
d
和β
d
为中间变量;当所述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判定指数阈值时,所述目标特征存在风险性,所述数据请求者验证未通过;若所述判定指数小于所述判定指数阈值,重新选取下一匹配成功的所述可疑特征作为目标特征重新进行上述操作;若所述第一事件特征与预设的可疑特征数据库中的可疑特征均匹配失败,按预设的随机调整规则对所述抓取策略进行调整,采用所述抓取模型以调整后的所述抓取策略重新抓取所述第一事件特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更模块,用于在所述路由模块将所述目标数据路由给所述数据请求者之后,对所述
数据中除所述目标数据之外的剩余数据在所述数据层中的第一位置进行变更;所述变更模块执行如下操作:确定所述剩余数据中各数据块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经历变更的变更次数,以及各数据块相对于所述剩余数据的占比;基于所述变更次数和所述占比计算所述剩余数据的动态值,计算公式如下:其中,ε为所述动态值,A
g
为所述剩余数据中第g个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变更次数,B
g
为所述剩余数据中第g个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占比,H为所述剩余数据中所述数据块的总数目,e为自然常数;查询预设的位置对照表,确定所述动态值对应于所述数据层中的第二位置;将所述剩余数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完成所述第一位置的变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架构的信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化模块,用于为所述数据请求者和所述数据所有者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镇锡惠王昆姬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