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嘉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25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液压杆,四个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底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圆弧杆和压板,通过液压杆不断的上升浮雕与压板的压力就不不断的增加,圆弧杆就会不断的向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推动机构进行支撑,避免在与浮雕接触后通过挤压的力将推动机构向后移动,使得固定不稳定,在移动中可以对转动机构提供需要的动力,通过设置了顶杆,在浮雕与压板接触,圆弧杆的移动会将顶杆带出来,对浮雕的底部进行固定,避免了在压板与浮雕进行挤压时浮雕的底部会翘起来,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讲,动物有意识建造的巢穴也可算作建筑,西哲有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0003]在建筑的时候有些人们往往喜欢在墙壁或者其他的地方进行一些绘画,或者进行一些浮雕增架整个建筑的美观,在进行浮雕的时候一般通过水泥进行固定,水泥干燥需要一段的时间,所以就需要对浮雕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浮雕掉落,现在一般都是用木板或者木棍之类的东西进行固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液压杆,四个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底盘,四个所述底盘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
[0006]所述固定箱包括移动杆、圆弧杆、推动机构、顶抓和压球,所述底座包括压板、凹槽、顶杆和转动机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固定箱的左侧且延伸至固定箱的外端,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圆弧杆,所述圆弧杆贯穿固定箱的底部且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圆弧杆的内部与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压球,所得压球的右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顶抓,所述压球靠近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右侧内部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杆与圆弧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圆弧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座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凹圆槽、转盘、卡槽、突出块一、皮带、通孔、滚轮、突出块二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圆槽,所述固定杆与凹圆槽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突出块一,所述顶杆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突出块一的大小相适配,所述转盘的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突出块二,所述皮带与滚轮的内壁接触,所述滚轮与圆弧杆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突出块一和突出块二均与通孔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杆、活动杆、底杆和弹簧,所述底杆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底杆均与移动杆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底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活动杆的中心处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远离两个活动杆的有单均与顶抓的外表面接触,两个所述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卡销与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弹簧远离两个活动杆的有单与压球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顶抓包括突出盘和橡胶垫,所述突出盘与顶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突出盘远离顶抓的一端粘接有橡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底盘包括直杆、三角槽、卡块机构、踩杆、垂杆、转杆和三角底座,所述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底盘的前后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与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直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底座,所述垂杆与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垂杆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盘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踩杆,所述踩杆延伸至底盘的外部,所述垂杆的右侧设置有卡块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机构包括三角架、弹性杆和橡胶块,所述三角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三角架的高端相互接触,两个所述三角架均与垂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三角架的内部均粘接有橡胶块,两个所述三角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两个所述弹性杆的左侧均与垂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圆弧杆和压板,通过液压杆不断的上升浮雕与压板的压力就不不断的增加,圆弧杆就会不断的向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推动机构进行支撑,避免在与浮雕接触后通过挤压的力将推动机构向后移动,使得固定不稳定,在移动中可以对转动机构提供需要的动力,通过设置了顶杆,在浮雕与压板接触,圆弧杆的移动会将顶杆带出来,对浮雕的底部进行固定,避免了在压板与浮雕进行挤压时浮雕的底部会翘起来,使用方便。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转动机构,通过在底部设置的滚轮与圆弧杆的接触,在圆弧杆移动时通过摩擦可以带动滚轮的转动,通过皮带可以带动顶端的转盘转动,通过突出快一与突出块二与通孔的接触,可以使得动力传送稳定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突出块一与卡槽的接触,通过转动使得顶杆会向外端移动出去,对浮雕的底部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箱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顶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盘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固定箱1、移动杆11、圆弧杆12、推动机构13、推杆131、活动杆132、底杆133、弹簧134、顶抓14、突出盘141、橡胶垫142、压球15、底座2、压板20、凹槽21、顶杆22、转动机构23、凹圆槽231、转盘232、卡槽233、突出块一234、皮带235、通孔236、滚轮237、突出块二238、
固定杆239、液压杆3、底盘4、直杆40、三角槽41、卡块机构42、三角架421、弹性杆422、橡胶块423、踩杆43、垂杆44、转杆45、三角底座46、移动轮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列1;
[0025]请参阅图1

5: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液压杆3,四个液压杆3的底部均设置有底盘4,四个底盘4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5,固定箱1包括移动杆11、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液压杆(3),四个所述液压杆(3)的底部均设置有底盘(4),四个所述底盘(4)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5);所述固定箱(1)包括移动杆(11)、圆弧杆(12)、推动机构(13)、顶抓(14)和压球(15),所述底座(2)包括压板(20)、凹槽(21)、顶杆(22)和转动机构(23),所述固定箱(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贯穿固定箱(1)的左侧且延伸至固定箱(1)的外端,所述固定箱(1)的内部设置有圆弧杆(12),所述圆弧杆(12)贯穿固定箱(1)的底部且延伸至底座(2)的内部,所述圆弧杆(12)的内部与移动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1)的左侧设置有压球(15),所得压球(15)的右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顶抓(14),所述压球(15)靠近移动杆(11)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机构(13),所述底座(2)的右侧内部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杆(12)与圆弧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圆弧杆(12)远离移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0),所述底座(2)的右侧开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部设置有顶杆(22)。所述顶杆(2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部浮雕内饰塑型模具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3)包括凹圆槽(231)、转盘(232)、卡槽(233)、突出块一(234)、皮带(235)、通孔(236)、滚轮(237)、突出块二(238)和固定杆(239),所述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凹圆槽(231),所述固定杆(239)与凹圆槽(23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39)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盘(232),所述转盘(23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突出块一(234),所述顶杆(22)的底部开设有卡槽(233),所述卡槽(233)与突出块一(234)的大小相适配,所述转盘(232)的表面设置有皮带(235),所述皮带(23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36),所述固定杆(239)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237),所述滚轮(2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突出块二(238),所述皮带(235)与滚轮(237)的内壁接触,所述滚轮(237)与圆弧杆(12)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突出块一(234)和突出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伍嘉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