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0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蹬壳,脚蹬壳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脚蹬壳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踏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脚蹬壳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第一阻力块与转盘之间产生不同力度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对脚蹬力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同时能够通过滑块带动伸缩杆上的座椅前后移动,从而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还能够通过伸缩杆使座椅能够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所谓康复训练装置,是一种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
[0003]脚蹬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肢体的肌力,协调能力,行走能力,改善了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康复训练装置在进行脚蹬训练时无法随着患者的康复而增加脚蹬力度,从而延长了康复的时间,因此,提出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蹬壳,脚蹬壳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脚蹬壳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踏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脚蹬壳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脚蹬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阻力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力块,第二阻力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与第一阻力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穿过脚蹬壳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座位调节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座位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相固定,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滑道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活动连接有螺纹控制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脚蹬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摇壳,手摇壳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穿过手摇壳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
[0009]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设有松紧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罩,且电机位于保护罩的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摇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第一阻力块和第二阻力块与转盘的配合使用,转动调节旋钮,使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阻力块移动,从而使第一阻力块与转盘之间产生不同力度的摩擦力,进而能够随着患者的康复情况对脚蹬力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0015]2.通过在滑块上连接第一螺纹杆的设置,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滑块带动伸缩杆上的座椅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患者使用或离开装置,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16]3.通过伸缩杆与螺纹控制杆的配合使用,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座椅能够移动到合适的高度,转动螺纹控制杆,使螺纹控制杆与伸缩杆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手摇壳;2、支撑板;3、脚蹬壳;4、踏板;5、松紧带;6、底座;7、滑槽;8、螺纹控制杆;9、滑块;10、保护罩;11、橡胶垫;12、座椅;13、防滑套;14、第一摇臂;15、电机;16、第一螺纹杆;17、伸缩杆;18、调节旋钮;19、第一齿轮;20、转盘;21、第二齿轮;22、第一阻力块;23、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

图3,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包括底座6,底座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脚蹬壳3,脚蹬壳3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脚蹬壳3且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踏板4,第二连接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齿轮19,脚蹬壳3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齿轮21,且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9相啮合,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20,脚蹬壳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第二螺纹杆2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阻力块22,转动第二螺纹杆23,使第二螺纹杆23带动第一阻力块22移动,从而使第一阻力块22与转盘20之间产生不同力度的摩擦力,进而能够随着患者的康复情况对脚蹬力度进行调节,第二螺纹杆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阻力块,第二阻力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与第一阻力块22滑动连接,导向杆能够对第一阻力块22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从而使第一阻力块22能够平稳的移动,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穿过脚蹬壳3并通过螺栓固定
有调节旋钮18,调节旋钮18方便人员对脚蹬的力度进行调节,从而使装置更加的便捷,底座6的上表面设有座位调节机构。
[0023]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座位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5,电机1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6的上表面,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6,且第一螺纹杆16的一端与电机15输出轴的一端相固定,第一螺纹杆16的另一端与滑道转动连接,滑块9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17,伸缩杆1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座椅12,电机15带动第一螺纹杆16转动,使滑块9带动伸缩杆17上的座椅12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对座椅12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患者使用或离开装置,伸缩杆1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控制杆8,调节伸缩杆17的长度,使座椅12能够移动到合适的高度,转动螺纹控制杆8,使螺纹控制杆8与伸缩杆17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对伸缩杆17的高度进行固定,脚蹬壳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摇壳1,手摇壳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穿过手摇壳1且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摇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蹬壳(3),脚蹬壳(3)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脚蹬壳(3)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踏板(4),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9),所述脚蹬壳(3)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且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9)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脚蹬壳(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第二螺纹杆(2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阻力块(22),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力块,第二阻力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与第一阻力块(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穿过脚蹬壳(3)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8),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设有座位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运动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5),电机(1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6)的上表面,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力健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