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烷氧基化醇的注入流体和该流体在采油过程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液态二氧化碳或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和烷氧基化醇的注入流体以及这种流体在采油过程中的用途。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在CO2注入采油过程中通过使用烷氧基化醇来降低混相压力。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注入CO2和烷氧基化醇的采油过程。
技术介绍
[0002]使用CO2驱油具有两个主要的效果
‑
首先是使原油膨胀,其次是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实现增加的流动性并更有效地扫描地层。对于成功的驱油,原油和注入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性因素。为了使原油穿过岩石孔隙,其必须与注入的CO2进行混合。混相行为的差异限定了在限定的储层条件下发生的驱油方案。其与原油组成密切相关。原油的较轻部分蒸发至CO2相,并生成平衡的富CO2相。同时,通过冷凝至原油的CO2萃取原油的较重部分,从而形成过渡区域。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可以使用三元相图可视化混相行为。
[0003]图1a示出了一次接触混相(FCM)。以“石油A”表示的原油组成更靠近较轻组分(C1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从储层采收含烃流体的注入流体,所述注入流体至少包含
‑
液态二氧化碳或超临界二氧化碳,和
‑
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或多种烷氧基化醇:R
‑
O
‑
(AO)
m+n
‑
H
ꢀꢀꢀ
(I)其中R为具有C4至C9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和/或具有C4至C18碳原子的支链烷基;AO为乙氧基(EO)和/或丙氧基(PO),以任何顺序且彼此独立地分别为m个或n个;m为0至12;n为0至12;m+n至少为1;并且与含烃流体和单独的二氧化碳之间的混相压力相比,注入流体和含烃流体之间的混相压力优选降低至少4.9%,更优选降低至少8.2%,最优选降低至少16.3%;和/或与仅包含二氧化碳的含烃流体的膨胀系数相比,注入流体使含烃流体的膨胀系数优选增加至少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R
‑
O
‑
(A
’
O)
m
‑
(A”O)
n
‑
H
ꢀꢀꢀ
(I)其中m为1至12;n为1至12;A
’
O为乙氧基(EO)且A”O为丙氧基(PO),或者A
’
O为丙氧基(PO)且A”O为乙氧基(EO);并且优选地,A
’
O为乙氧基(EO)且A”O为丙氧基(PO)。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m为1至8;且n为1至8。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R为直链C4至C9烷基,优选直链C4至C8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R为具有4至18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优选具有8至14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6.根据权利要求1、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AO为EO。7.根据权利要求1、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AO为PO。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m+n为1至8,优选地m+n为1至6。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其中,各自相对于二氧化碳的重量,烷氧基化醇以0.1重量%至10.0重量%,优选0.1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加入到二氧化碳中。10.一种通过二氧化碳注入来调驱油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将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流体注入至包含含烃流体的储层中,
其中与含烃流体和单独的二氧化碳之间的混相压力相比,注入流体和含烃流体之间的混相压力优选降低至少4.9%,更优选降低至少8.2%,最优选降低至少16.3%;和/或与仅包含二氧化碳的含烃流体的膨胀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萨索尔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