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芯部、转子芯部和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7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2
一种定子芯部,由层叠钢板层叠而形成,包括:芯背,所述芯背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多个极齿,多个所述极齿从所述芯背朝径向外侧延伸;以及内周面,所述内周面配置在所述芯背的径向内侧,并以中心轴为中心从芯背的上端朝下端延伸。所述芯背具有塑性变形部,所述塑性变形部配置在比所述芯背靠轴向下方处,并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所述塑性变形部的至少一部分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分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分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芯部、转子芯部和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芯部、转子芯部和马达。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

3532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马达。如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10

35328号公报所公开的马达那样,定子芯部、转子芯部的层叠钢板通过铆接或焊接彼此连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

353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在上述结构的马达中,为了抑制极齿部分变形之类的目的,有时不能在极齿部分处进行铆接。在这种情况下,在芯背部分处进行铆接,但若在芯背部分处因铆接等而塑性变形,则可能在定子芯部整体上产生歪斜,存在对马达特性、尺寸精度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特性、尺寸精度优异的定子芯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定子芯部是一种定子芯部,由层叠钢板层叠而形成,包括:芯背,所述芯背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多个极齿,多个所述极齿从所述芯背朝径向外侧延伸;以及内周面,所述内周面配置在所述芯背的径向内侧,并以中心轴为中心从芯背的上端朝下端延伸。所述芯背具有塑性变形部,所述塑性变形部配置在比所述芯背靠轴向下方处,并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所述塑性变形部的至少一部分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专利技术效果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观点,能提供一种马达特性、尺寸精度优异的定子芯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部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变形例的定子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变形例的定子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将定子芯部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波动齿轮装置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定子芯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
[0009]此外,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此外,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0010]<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定子芯部1的俯视图。芯背部11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的部位。芯背部11在径向内周具有内周面13。多个极齿12从芯背部11朝径向外侧以放射状延伸。多个极齿12在周向上以大致等角度间隔配置。各极齿12包括极齿主体部14和极齿前端部15。极齿主体部14从芯背部11朝径向外侧以大致直线状延伸。极齿前端部15从极齿主体部14的径向外端部朝周向的两侧延伸。芯背部11和多个极齿12例如是一体的金属制的构件。
[0011]此外,为了层叠钢板的接合而在芯背部11处设置有塑性变形部111。塑性变形部111位于芯背部11中比芯背部11的上端面靠轴向下方处。塑性变形部111是呈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且包含芯背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部分。
[0012]如图2所示,塑性变形部11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变形部112,所述变形部112是距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的部分。更具体而言,环状的塑性变形部111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塑性变形部111距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另外,在塑性变形部111中距中心轴J2的距离不同的部分并不局限于一处,也可是两处以上。
[00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塑性变形部111呈圆环状。在圆环状的塑性变形部111中,作为与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的部分的变形部112是直径与塑性变形部111的直径不同的圆弧。在图2中,变形部112与塑性变形部111的连接部呈沿径向延伸的直线状,但也可以呈圆弧状。
[0014]另外,变形部112并不局限于圆弧状。例如,既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直线,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朝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此外,也可以是矩形。此外,变形部112并不局限于一处,也可以设置多个,也包括塑性变形部111呈多边形的情况。
[0015]定子芯部1是由冲压加工制造的钢板层叠制造而成的。塑性变形部111既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每次层叠钢板时形成,也可以在构成定子芯部1的所有钢板层叠后形成。
[0016]如图5所示,在将定子芯部1的钢板分别层叠的情况下,变形部112在轴向上彼此重合地层叠,因此,变形部112作为止转件起作用。另外,为了抑制重心的偏倚,或者为了层叠成扭斜状,也可以以每隔规定角度旋转的方式层叠。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也取决于旋转的角度,但变形部112的至少一部分与塑性变形部111的其他部分重合层叠。在这种情况下,与简单地以变形部112彼此的位置重合的方式层叠的情况相比,由于变形部112被压入塑性变形部111,因此提高了彼此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变形部112呈与塑性变形部111的其他部分不同的形状,因此,通过以每隔规定角度旋转的方式层叠,构成定子芯部1的钢板分别彼此固定。
[00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中心轴J1到变形部112的外周的距离D2比从中心轴J1到塑性变形部111的外周的距离D1大。另外,从中心轴J1到变形部112的外周的距离D2也可以比从中心轴J1到塑性变形部111的外周的距离D1小。此外,从中心轴J1到变形部112的外周的距离D2比从中心轴J1到塑性变形部111的外周的距离D1大的部分、小的部分也可以混合存在。
[0018]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为了层叠钢板的接合而在芯背部11处设置有环状的塑性变形部111。由此,能将层叠钢板彼此连接,并且能抑制因定子芯部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的歪斜。此
外,塑性变形部111的至少一部分距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因此,能抑制定子芯部偏移。塑性变形部111的至少一部分距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从而作为止转件起作用。因此,能获得马达特性和尺寸精度优异的马达。
[0019]塑性变形部111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塑性变形部111呈圆环状。由此,因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均匀地施加,因此,可进一步抑制歪斜。
[0020]圆环状的性变形部111的至少一部分是直径与塑性变形部111的直径不同的圆弧。由此,能提高定子芯部1的尺寸精度并且抑制歪斜。
[0021]定子芯部1可以是扭斜芯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塑性变形部11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距中心轴J1的距离不同的部分,可抑制扭斜的位置偏移,能获得马达特性和尺寸精度优异的马达。
[0022]另外,在定子芯部1处也可以固定有未图示的轴、支架等轴构件。轴构件与芯背部11的内周面接触,以粘接、焊接、压入之类的各种方法固定。
[0023]另外,定子芯部1也可以用作构成马达的部件。更具体而言,马达具有:定子芯部1;以中心轴J1为中心配置在定子芯部外周的转子;以及固定于转子并与定子芯部1相向的磁体。
[0024]此外,定子芯部和马达的细节部分的形状等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等不同。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子芯部,由层叠钢板层叠而成,包括:芯背,所述芯背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多个极齿,多个所述极齿从所述芯背朝径向外侧延伸;以及内周面,所述内周面配置在所述芯背的径向内侧,并以中心轴为中心从芯背的上端朝下端延伸,所述芯背具有塑性变形部,所述塑性变形部配置在比所述芯背靠轴向下方处,并呈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所述塑性变形部的至少一部分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芯部,其中,塑性变形部的径向外周部距中心轴的距离不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芯部,其中,塑性变形部的内周面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