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围护部件周边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805,710以及于2020年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60,991的优先权。
技术介绍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诸如住宅和其他用于住宅占用、商业占用和/或材料存储的建筑物等结构,以及用于此类结构的部件。
[0004]相关技术的说明
[0005]在住宅领域,传统的住宅建造技术被称作“构件式(stick
‑
built)”建筑,其中建筑者在预期位置对主要部分使用原材料(诸如木板、胶合板和钢木板柱)来建造房屋。在预先准备好的地面部分(例如浇筑的混凝土板或浇筑的混凝土或灰渣块地基)上逐件组装这些材料。
[0006]为了摆脱用于建造住宅以及商业空间等的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进行了各种努力。构件式建筑的一种替代方案通常被称作模块化房屋。与现场建造的构件式建筑相反,在工厂建造模块化房屋,然后通常通过牵引式拖车装运到现场。模块化房屋的缺点是潜在购买者只能在相对有限的程度上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围护构件,包括:(a)具有大体上直线边缘的平面叠层材料,其包括:第一饰面层;具有第一面和第二相对面的泡沫层;和第二饰面层;所述第一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二相对面;(b)加固端盖,包括:(1)在第一连接部处连接到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一延长凸缘表面,以及在第二连接部处连接到所述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二延长凸缘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一段距离,所述腹板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大体上形成C型槽形状;(2)延长空腔壁,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中的每一个,所述延长空腔壁与所述延长腹板表面间隔开,并且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延长腹板表面,并且跨越将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的所述距离,以限定加固通道;和(3)位于所述加固通道内的填料加固件;以及(c)所述加固端盖固定到所述平面叠层材料的大体上直线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之间的距离适于在它们之间至少接收所述泡沫层的大体上直线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饰面层和所述第二饰面层中的每一个选自:(a)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结构层、(b)金属板层、以及(c)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保护层和金属板层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围护构件,其中,所述填料加固件包括氧化镁板片和环氧粘合剂的干燥浆料。4.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围护构件,包括:具有大体上直线边缘的平面叠层材料,其包括:第一饰面层;具有第一面和第二相对面的泡沫层;和第二饰面层;所述第一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二相对面;邻接端盖,包括: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延长腹板表面和第二延长凸缘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一段距离;所述延长腹板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大体上形成C型槽形状;第一倾斜紧固件架,其在第一点处连接到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倾斜紧固件架,其在第二点处连接到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二边缘;所述邻接端盖固定到所述平面叠层材料的大体上直线边缘,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之间的距离适于在它们之间至少接收所述泡沫层的大体上直线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点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点向内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护构件,还包括延长空腔壁,所述延长空腔壁连接到所述第
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中的每一个,所述延长空腔壁与所述延长腹板表面间隔开,并且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延长腹板表面,并且跨越将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的距离,以限定加固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饰面层和所述第二饰面层中的每一个选自:(a)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结构层、(b)金属板层、以及(c)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保护层和金属板层的组合。8.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可折叠围护构件,包括:(a)第一平面叠层材料,其具有第一大体上直线边缘;(b)第二平面叠层材料,其具有第二大体上直线边缘;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和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饰面层;具有第一面和第二相对面的泡沫层;和第二饰面层;所述第一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二相对面;(c)周边结构,包括:(1)第一周边区段,其包括在第一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一延长凸缘表面,以及在第二连接部处连接到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二延长凸缘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大体上形成C型槽形状;(2)第二周边区段,其包括在第三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的第三延长凸缘表面,以及在第四连接部处连接到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的第四延长凸缘表面,所述第三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四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所述第三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四延长凸缘表面大体上形成C型槽形状;(3)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固定到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第一大体上直线边缘,其中隔开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的所述第一距离适于在它们之间至少接收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泡沫层的大体上直线边缘;(4)所述第二周边区段固定到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第二大体上直线边缘,其中隔开所述第三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四延长凸缘表面的所述第二距离适于在它们之间至少接收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泡沫层的大体上直线边缘;(d)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具有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系列铰链关节和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系列铰链关节;(e)所述第二周边区段具有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三系列铰链关节和靠近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四系列铰链关节;(f)所述第一系列铰链关节与所述第三系列铰链关节相互啮合;(g)第一圆柱形棒,所述第一圆柱形棒被接收在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系列铰链关节和所述第三系列铰链关节中并将其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和所述第二周边区段之间形成可从折叠位置枢转到展开位置的可枢转连接,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以一定角度朝向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与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齐平接触;(h)当所述可枢转连接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系列铰链关节适于与所述第四系列铰链关节相互啮合;
(i)第二圆柱形棒;以及(j)当相互啮合时,所述第二系列铰链关节和所述第四系列铰链关节适于接收所述第二圆柱形棒,以在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和所述第二周边区段之间形成刚性工字梁结构,所述刚性工字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和所述第二周边区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周边区段还包括第一延长空腔壁,所述第一延长空腔壁连接到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延长空腔壁与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间隔开,并且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并且跨越将所述第一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的所述第一距离,以限定第一加固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周边区段还包括第二延长空腔壁,所述第二延长空腔壁连接到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四延长凸缘表面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延长空腔壁与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间隔开,并且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并且跨越将所述第二延长凸缘表面和所述第四延长凸缘表面间隔开的所述第二距离,以限定第二加固通道。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围护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和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饰面层和第二饰面层,所述第一饰面层和所述第二饰面层中的每一个选自:(a)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结构层、(b)金属板层、以及(c)包括多个无机氧化物结构面板的保护层和金属板层的组合。12.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可折叠围护构件,包括:(a)第一平面叠层材料,其具有第一大体上直线边缘;(b)第二平面叠层材料,其具有第二大体上直线边缘;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和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饰面层;具有第一面和第二相对面的泡沫层;和第二饰面层;所述第一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饰面层固定到所述泡沫层的第二相对面;(c)周边结构,包括:(1)第一周边区段,其包括具有第一延长边缘区域和第二延长边缘区域的第一延长腹板表面,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固定到所述第一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第一大体上直线边缘,并且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延长边缘区域的第一系列铰链关节和靠近所述第二延长边缘区域的第二系列铰链关节;(2)第二周边区段,其包括具有第三延长边缘区域和第四延长边缘区域的第二延长腹板表面,所述第二周边区段固定到所述第二平面叠层材料的所述第二大体上直线边缘,并且具有靠近所述第三延长边缘区域的第三系列铰链关节和靠近所述第四延长边缘区域的第四系列铰链关节;(d)所述第一系列铰链关节与所述第三系列铰链关节相互啮合;(e)第一棒,所述第一棒被接收在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系列铰链关节和所述第三系列铰链关节中并将其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周边区段和所述第二周边区段之间形成可从折叠位置枢转到展开位置的可枢转连接,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以一定角度朝向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延长腹板表面与所述第二延长腹板表面齐平接触;
(f)当所述可枢转连接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系列铰链关节适于与所述第四系列铰链关节相互啮合;(g)第二棒;以及(h)当相互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