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秋静专利>正文

一种安瓿瓶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57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瓶器或者非标准开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玻璃制品开瓶器,特别涉及一种安瓿瓶开瓶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字母“V”形,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设有第一砂轮片,第二连接部的内侧设有第二砂轮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开口调节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弹性防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开口可调节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瓶器适用于不同容量安瓿瓶的开启,适用范围更广。砂轮片切割以及弹性防护套的垂直设置更符合开瓶的需要,切割,摘瓶帽一气呵成,操作步骤简化,开瓶速度更快。瓶速度更快。瓶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瓿瓶开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开瓶器或者非标准开瓶装置
,尤其涉及玻璃制品开瓶器,特别涉及一种安瓿瓶开瓶器。

技术介绍

[0002]安瓿瓶(ampoule/ampule)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25ml,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但因对消费者而言开启困难及容易产生事故。现代的安瓿是用玻璃管烧制的,广泛运用于盛放注射制剂和必须隔绝空气高纯度化学药品。安瓿的乳头用明火封装以隔绝空气,瓶颈部标有记号,当施加压力时瓶颈会折断,以便提取药液。
[0003]现有技术中开启安瓿瓶多采用如下方式:一种是用医用剪刀或者镊子等硬质外科器械将安瓿瓶的乳头敲碎,再用注射器将内部的药液、药剂或者疫苗等高纯度液体吸出使用或者注射;另一种是徒手将安瓿瓶从瓶颈处掰断,或者事先将瓶颈处划伤,再徒手掰断。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635U公开了一种环切式玻璃针剂药瓶开瓶器,通过在针剂玻璃瓶的颈部通过砂轮片进行环切,当在针剂玻璃瓶的颈部环切出一圈划痕后,再进行手动掰开。
[0005]上述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容易将安剖瓶敲碎导致玻璃碴掉进药液中污染药液,导致药液的浪费;第二,在徒手掰断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药液洒出或割伤手指的风险;第三,采用环形砂轮片环切的方式在环切之后,需要先取下砂轮片再进行瓶套的摘取,这样也存在诸多操作不便之处;其次在需要进行不同容量大小的安剖瓶的开瓶时,调整对应尺寸的开瓶器也极其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剖瓶开瓶器功能单一,操作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容量的安瓿瓶开瓶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安瓿瓶开瓶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字母“V”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设有第一砂轮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设有第二砂轮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开口调节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弹性防护套。
[0009]本技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开口大小来适应待开口的安瓿瓶的颈部尺寸,同时,通过弹性防护套全程隔离安瓿瓶的瓶帽,在旋转切割完毕后,轻轻折断将瓶帽丢掉,整体操作一步到位,不需要各功能部件的转换,使的操作更加简单快捷。同时适应不同大小的安瓿瓶,不需要更换部件。适应性更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口调节部包括第一支部和弹性活动件,所述
弹性活动件和所述第一支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支部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活动件包括伸缩套管和设置于所述伸缩套管腔体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弹性活动件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处于一定的张开状态,当按压弹性活动件时,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靠拢,进而调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直接的开合大小。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管呈半圆弧形,所述伸缩套管凸向远离铰接部位的一侧。将伸缩套管设置为弧形更加符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活动的轨迹,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配合开合的更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部呈半圆弧形,所述第一支部凸向第一铰接部一侧,所述第一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穿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支部的端部设有卡挡块,所述卡挡块用于对于所述通孔卡合。调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开口的大小来对应相应的安瓿瓶的大小。使其对安瓿瓶的瓶颈处呈半包围状态。这样能更方便的对其颈部进行切割。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部的半圆弧形内侧设有第三砂轮片。第一砂轮片、第二砂轮片和第三砂轮片三者对应安瓿瓶的三个方位,这样只需要在安瓿瓶上旋转小的角度即可实现周向的切割,脱掉瓶帽会更加容易、更加轻松。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口调节部包括调节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轴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设置,所述调节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侧铰接形成第二铰接部,所述调节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轴呈半圆弧形,所述调节轴凸向第一铰接部,所述调节轴的弧形内侧设置有若干调节齿,所述调节齿沿所述调节轴的周向设置,若干所述调节齿均偏向所述第二连接部。自然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处于打开状态,最接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调节齿与所述通孔的边沿相抵,当需要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角度调小时,向调节轴弧线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调节轴,即可使第二连接部向靠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转动。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轴的弧形内侧还设有第三砂轮片。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上设有第二开瓶组,所述第二开瓶组包括瓶盖和设置于瓶盖内的十字刀头,所述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与所述十字刀头一体成型,瓶盖内部一侧的所述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瓶盖的螺母。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设计开口可调节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得本技术的开瓶器适用于不同容量安瓿瓶的开启,适用范围更广。
[0021]2、砂轮片切割以及弹性防护套的垂直设置更符合开瓶的需要,切割,摘瓶帽一气呵成,操作步骤简化,开瓶速度更快。
[0022]3、配合十字刀头开瓶器,还可以进行铝盖类的药剂瓶的开盖,一器多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一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另一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1

第一连接部,11

第一砂轮片,2

第二连接部,21

第二砂轮片,22

通孔,3

第一铰接部,4

开口调节部,41

第一支部,411

第三砂轮片,412

卡挡块,4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瓿瓶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一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构成字母“V”形;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内侧设有第一砂轮片(11),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内侧设有第二砂轮片(21),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设有开口调节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一侧设有弹性防护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瓶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调节部(4)包括第一支部(41)和弹性活动件(42),所述弹性活动件(42)和所述第一支部(41)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所述弹性活动件(42)靠近所述第一铰接部(3)设置,所述第一支部(41)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瓿瓶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活动件(42)包括伸缩套管(421)和设置于所述伸缩套管(421)腔体内的弹簧(422),所述伸缩套管(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连接,所述伸缩套管(4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瓿瓶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部(41)呈半圆弧形,所述第一支部(41)凸向所述第一铰接部(3)一侧,所述第一支部(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连接,所述第一支部(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瓿瓶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设有通孔(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秋静
申请(专利权)人:叶秋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