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157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其包括有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无线传输网络、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和用户手持终端,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分设于不同的潜在带电部位,其中: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用于采集潜在带电部位与参考地之间的电位差,并在该电位差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根据电位差生成漏电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漏电数据上传至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用于对漏电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漏电数据推送至用户手持终端;用户手持终端用于向用户展示漏电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监测到电力设施的异常带电状态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可实现远程监测、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设施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配电系统中,台区的用电器众多、老化严重、无法进行绝缘监测,而且台区线路结构复杂、线路环境恶劣,相零绝缘性能极其不稳定,台区三相不平衡现象时常发生,中性点接地电阻偏高,容易造成零线带电和台区中性点带电,存在电力设施异常带电现象,容易引发电力设施损坏和运维人员、社会人员触电事故,缺乏有效的漏电监测及警示手段。目前市面上的的漏电告警产品,需要从现场取电或采用太阳能供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成本极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低,产品的后期维护工作极大,产品功能单一,一般只能现场灯光警示,无法实现从监测、警示到异常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产品运行状态无法远程监视,用户不能掌握产品的运行状态,产品在损坏、失效后,用户都不知情,反而容易给运维人员造成错误的判断,造成触电事故,通讯多采用RS485、MODBUS等技术手段,实际应用中难以实现数据传输,无法实现异常带电数据和设备终端的集中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及时监测到电力设施的异常带电状态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可实现远程监测、统一管理的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其包括有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无线传输网络、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和用户手持终端,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分设于不同的潜在带电部位,其中: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用于采集潜在带电部位与参考地之间的电位差,并在该电位差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根据所述电位差生成漏电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将所述漏电数据上传至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用于对所述漏电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述漏电数据推送至所述用户手持终端;所述用户手持终端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漏电数据。
[0006]优选地,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还用于将其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上传至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并由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将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的运行状态数据推送至所述用户手持终端进行展示。
[0007]优选地,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发出的报警提示包括声音报警提示和灯光报警提示。
[0008]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网络为公共网络传输平台、用户自建传输网络或者二者的结合。
[0009]优选地,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包括有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对所述漏电数据和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存储。
[0010]优选地,所述用户手持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0011]本技术公开的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中,基于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无线传输网络、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和用户手持终端的配合,能及时发现电力设施的异常带电状态,在异常带电电压超过阈值时,可就地发出语音警示和闪光警示,以提醒过往社会人员和运维人员,避免触电伤害,有助于对异常带电现象及时排查和恢复,实现了台区漏电缺陷的闭环管理和治理,为台区配网故障的及时处理赢得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效避免事故恶化,此外,本技术还能够对漏电监测警示终端进行在线管理,全寿命掌握其运行状态,实现资产的全寿命运行闭环管理,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的组成框图;
[0013]图2为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的组成框图;
[0014]图3为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5]图4为中央处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5为储能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6为语音报警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7为灯光报警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0]实施例一
[002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请参见图1,其包括有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无线传输网络2、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和用户手持终端4,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分设于不同的潜在带电部位,其中:
[0022]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用于采集潜在带电部位与参考地之间的电位差,并在该电位差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根据所述电位差生成漏电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2将所述漏电数据上传至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
[0023]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用于对所述漏电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述漏电数据推送至所述用户手持终端4;
[0024]所述用户手持终端4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漏电数据。
[0025]上述系统中,基于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无线传输网络2、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和用户手持终端4的配合,能及时发现电力设施的异常带电状态,在异常带电电压超过阈值时,可就地发出语音警示和闪光警示,以提醒过往社会人员和运维人员,避免触电伤害,有助于对异常带电现象及时排查和恢复,实现了台区漏电缺陷的闭环管理和治理,为台区配网故障的及时处理赢得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效避免事故恶化,此外,本技术还能够对漏电监测警示终端进行在线管理,全寿命掌握其运行状态,实现资产的全寿命运行闭环管理,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0026]实际应用中,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涉及参考接地极,所述参考接地极是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终端的0电位参考点,由垂直接地体和参考接地导线构成,垂直接地体避免安装环境
的电化学腐蚀,使用寿命达到10年以上,参考接地线采用直径5mm以上的金属导线,导线具有耐腐蚀性能。参考接地极的结构便于现场安装,在土质安装场合,可通过铁锤敲击入地,安装过程不损伤接地体、不破坏接地体的力学、电学指标。
[002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还用于将其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2上传至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并由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将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的运行状态数据推送至所述用户手持终端4进行展示。
[0028]对于无线传输网络,本实施例中,无线传输网络是漏电监测警示终端与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的数据传输通道,由基站及网络交换系统等构成。无线传输网络可以是使用公共网络传输平台,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网络平台,也可以是用户自建传输网络,例如LORA、Zigbee、433等传输技术,也可以是自建传输网络与公共传输网络相结合的混合传输网络。
[0029]进一步地,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发出的报警提示包括声音报警提示和灯光报警提示。所述无线传输网络2为公共网络传输平台、用户自建传输网络或者二者的结合。
[003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包括有云服务器5,所述云服务器5用于对所述漏电数据和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存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无线传输网络(2)、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和用户手持终端(4),多个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分设于不同的潜在带电部位,其中: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用于采集潜在带电部位与参考地之间的电位差,并在该电位差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根据所述电位差生成漏电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2)将所述漏电数据上传至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所述漏电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3)用于对所述漏电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述漏电数据推送至所述用户手持终端(4);所述用户手持终端(4)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漏电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漏电监测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监测警示终端(1)还用于将其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网络(2)上传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海姚笛毛学义冯鹏赵哲夏永章尹正滇李绍斌杨雄罗子江郑宏斌徐小超张楠黎杰林华昌石海楠李亚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元谋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