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接口装置及其组件、培养室接口装置及阵列接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本技术属于生物反应或检测芯片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接口装置及其对应的接口装置组件、培养室接口装置以及阵列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
[0003]微流控芯片能够在很小的芯片上实现整个生物或者化学反应过程,展现最终结果。这个过程需要芯片和外部流体与控制部分的有效配合,而芯片的流体接口是其中关键的一项技术。良好的密封性能,便捷的安装与拆卸方式以及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的接插口技术将会给微流控芯片带来更好的应用拓展。目前常见的接插口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0004]夹片式:芯片之间的流体管路主要采用压紧的连接方式,即通过夹具与芯片紧密压合从而实现芯片之间的装载,比如中国专利CN211303111U的附图1公开的芯片接口结构采取芯片夹持机构进行固定,通过将接头固定在升降板上,和通过旋钮控制接头上下,同时增加了左右移动的一个自由度,便于调节接头在一个维度上的位置。但是,前述夹片式的接口存在设备结构复杂、拆卸不便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装置包括插针刺入装置和插针接口装置,所述插针刺入装置位于第一芯片内部,所述插针刺入装置在垂直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密封件、紧固装置和插针,所述紧固装置内部具有通孔,所述插针的针尖能够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紧固装置内部的通孔,所述插针的针尾被固定在所述第一芯片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芯片内部的第一芯片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芯片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一芯片外部;所述插针接口装置位于第二芯片内部,所述插针接口装置在垂直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插针管下部、密闭件、插针管上部,所述插针管上部紧靠所述密闭件,并在背离所述密闭件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芯片内部的第二芯片通道,所述第二芯片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芯片外部;所述插针管下部紧靠所述密闭件,并在背离所述密闭件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芯片底部的开放凹槽,从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二芯片的底部;当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装载结合时,所述第一芯片的所述紧固装置进入第二芯片的所述开放凹槽,所述插针先、后进入所述第二芯片的所述开放凹槽、所述插针管下部,刺穿所述密闭件进入所述插针管上部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管上部在背离密闭件一侧内插置有滤芯,所述滤芯能够连通所述插针管上部和所述第二芯片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林,徐建栋,任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亘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