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乳辅助防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治疗
,具体为一种通乳辅助防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为9.5%~16%,尤以初产妇多见,多在产后3~4周发生,通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严重者出现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可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形成脓肿,导致治疗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母乳喂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西医治疗急性乳腺炎多采用及早、大量应用抗生素,但是在疾病早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局部炎症组织机化。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并不理想,疾病康复时间长,影响母乳喂养。
[0003]采取手法干预,手法通乳是经手法作用于局部或循经治疗,激发调节人体经络之气,达到调整人体机能,驱邪扶正的目的。另外,对于乳汁浓稠,胶结乳管者,对乳房的揉推施压可帮助排出胶结乳汁栓子,达到排出淤乳目的。但是乳汁排出来溅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乳辅助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床边的固定装置(1)、固定装置(1)另一端的支撑装置(2)和支撑装置(2)另一端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为穹顶结构的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内腔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吸水海绵(4),所述防护罩(3)顶部位置与支撑装置(2)固定安装,所述防护罩(3)底部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池艳,管玉香,路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