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弯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钢筋加工机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弯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是一种应用在混凝土之中以加强支撑的金属件。钢筋抗拉不抗压,混凝土抗压不抗拉,两者结合后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
[0003]目前,钢筋的弯箍成型主要是以手工借助器械来实现,但是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存有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的需求。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弯箍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筋弯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筋弯箍装置,包括对钢筋进行切割的截取机构、位于截取机构下方且朝一侧布置的传送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传送终端的码料机构,以及与码料机构的出料端相连接的弯箍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通过截取机构对钢筋进行切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弯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钢筋(7)进行切割的截取机构(1)、位于截取机构(1)下方且朝一侧布置的传送机构(2)、设置在传送机构(2)传送终端的码料机构(3),以及与码料机构(3)的出料端相连接的弯箍机构(4);所述截取机构(1)包括一对板状支架(11)、安装在其中一板状支架(11)外侧的截断器(12)、固定在两板状支架(11)之间且与截断器(12)的进给口相连通的钢筋轨道(13)、设置于钢筋轨道(13)内以对钢筋(7)的进给量进行调整的挡板(14),以及对截断后的钢筋(7)进行拨送出料的拨料组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弯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轨道(13)包括固接在两板状支架(11)之间的竖直板(131)、一体成型于竖直板(131)朝向传送机构(2)一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水平板(132)和第二水平板(133)、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水平板(132)和第二水平板(133)相对一侧且与钢筋(7)进给方向垂直的托料轴(134),以及安装在竖直板(131)背离第一水平板(132)或第二水平板(133)一侧的第一无杆气缸(135),挡板(14)位于两水平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无杆气缸(135)的动作执行元件相连接,竖直板(131)上对应第一无杆气缸(135)的位置开设有供动作执行元件带动挡板(14)沿钢筋(7)进给方向滑动的滑道(1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弯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板(133)靠近竖直板(131)的板面上开设有供钢筋(7)出料的下料口(137);拨料组件(15)包括安装在第二水平板(133)下表面的第二无杆气缸(151),以及设置在第一水平板(132)和第二水平板(133)之间且穿过第二水平板(133)与第二无杆气缸(151)的动作执行元件相连接的推板(152),第二水平板(133)上对应推板(152)的位置开设有沿托料轴(134)轴向延伸的滑槽(13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弯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板状支架(11)之间且位于下料口(137)正下方的位置固接有方便下料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改华,李中华,王术明,尹正富,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