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35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其包括:主布水器(1)、连接管(3)、次级布水器(4)、连通软管(6)、池底布水器(7);其中:主布水器(1)包括主布水器水槽和消能室(2),消能室(2)设置在所述主布水器水槽的上方;次级布水器(4)包括次级布水器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的底板上的分水装置(5);连通软管(6)连通所述分水装置(5)和池底布水器(7)。自流式布水装置在同样安装高度的情况下,布水量更大;在同样的布水量要求下,所述自流式布水装置的安装高度更低;导流装置(51)和整流装置(54)的设置防止了涡流的产生,避免空气随水流进入反应池内,不影响厌氧生化处理的效率。响厌氧生化处理的效率。响厌氧生化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生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废水生化处理领域,自流式布水装置应用广泛,其具有节能、布水均匀等优点,但由于其布水需依靠液位差以达到通过重力自流的目的,在布水时布水口易形成涡流,占用了连通管道的截面积,使过水量减少,往往需要很大的液位差来提高势能,才能达到理想的布水量,此种实施方式往往难以适应大型水厂所需的布水量;且由于涡流的存在,进入池内的废水会夹带空气,破坏了池内的厌氧环境,抑制厌氧菌群的生长繁殖,降低厌氧反应的效率,不利于厌氧反应池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自流式布水装置存在的布水量小、安装位置高、夹带空气影响生化处理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包括:主布水器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流式布水装置,包括:主布水器(1)、连接管(3)、次级布水器(4)、连通软管(6)、池底布水器(7);其中:所述主布水器(1)包括主布水器水槽和消能室(2),所述消能室(2)设置在所述主布水器水槽的上方;所述连接管(3)连通所述主布水器(1)和所述次级布水器(4);所述次级布水器(4)包括次级布水器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的底板上的分水装置(5);所述连通软管(6)连通所述分水装置(5)和池底布水器(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装置(5)包括:固定于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的底板上侧的导流装置(51);固定于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的底板下侧的集水槽(5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集水槽(52)下侧的出水接头(53),所述连通软管(6)连接所述出水接头(53);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的底板设有通孔,所述导流装置(51)和所述集水槽(52)均围绕所述次级布水器水槽底板上的所述通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流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52)呈顶部开口的凹槽状,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出水接头(53)围绕所述集水槽(52)底部的所述通孔设置,呈上下贯通的圆筒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流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装置(5)还包括整流装置(54),所述整流装置(54)以围绕所述集水槽(52)底部的所述通孔的方式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项晗王军强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圣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