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和装饰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20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0
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图像的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和装饰品。(1)在包含基材和可剥离地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的转印部的中间转印介质中,使上述转印部为层积结构,该层积结构至少包含位于与上述基材相反一侧的最表面且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和位于比上述图像形成层更靠近基材侧的光泽层,并且,使上述转印部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2)一种记录介质,其依次层积有基材、光泽层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其整体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3)一种装饰片,其为包含基材和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的装饰部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装饰部具有至少包含形成图像的图像层和光泽层的层积结构,并且,上述装饰片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4)一种装饰品,其使用了上述(1)~(3)。~(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和装饰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的制造方法、装饰片、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和装饰品。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制造具有热转印图像的印相物的手段,已知下述热转印方法:将具备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备接受层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组合,对热转印片施加能量,在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的接受层形成热转印图像。另外,还提出了下述方法:不是在热转印图像接收片的接受层形成有图像的印相物,而是在任意的被转印体形成热转印图像的情况下,使用具备包含图像形成层的转印部的中间转印介质,在该中间转印介质的图像形成层暂且形成图像而制成图像层,并将包含该图像层的转印部转印至被转印体,由此在被转印体形成图像。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

238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近年来,伴随着印相物的多样化,在以玻璃等为代表的透明被转印体上形成图像来进行装饰,但仍在开发中。特别是,在透明的被转印体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图像时,印刷工序繁杂,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图像、还能用于透明的被转印体的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的制造方法、装饰片、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和装饰品。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转印介质是至少包含基材和可剥离地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的转印部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上述转印部具有层积结构,该层积结构至少包含位于与上述基材相反一侧的最表面且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和位于比上述图像形成层更靠近基材侧的光泽层,并且,上述转印部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
[0011]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质至少依次层积有基材、光泽层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其整体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
[0012]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转印介质中的图像形成层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工序。
[0013]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形成层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工序。
[0014]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是至少包含基材和可剥离地设置于上述基
材的一个面的装饰部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装饰部具有至少包含形成图像的图像层和光泽层的层积结构,并且,上述装饰部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
[0015]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是至少包含基材和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的装饰部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装饰部具有至少包含形成图像的图像层和光泽层的层积结构,并且,上述装饰片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
[0016]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被转印体和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一体化的一体化工序。
[0017]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品与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一体化。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转印介质、记录介质、装饰片的制造方法、装饰片、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和装饰品,例如即使对于透明的被转印体,也能简便且按需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图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1]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2]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装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3]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装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4]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装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5]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装饰品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不解释为限定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另外,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附图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时对各层的厚度、形状等进行示意性地表示,但其只不过是一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进行限定。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已出现的附图中的上述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0027](1)中间转印介质
[0028]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进行说明。
[0029]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包含基材10和可剥离地设置于该基材10的一个面(图1中为上表面)的转印部20。并且,转印部20具有层积结构,该层积结构包含:位于与基材10相反一侧的最表面(图1中为最上表面)且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21;和位于比该图像形成层21更靠近基材10侧(图1中为图像形成层21的下侧)的光泽层22。此外,其特征在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的转印部20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
[003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在位于转印部20的最表面的图像形成层21例如按需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后,将包含形成有图像的图像形成层21和光泽层22的转印部20整体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由此能够简便地在被转印体形成具有光泽感的所期望的图像。
[0032]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的各构成进行说明。
[0033]·
基材
[0034]基材10对设置于其上的转印部20或其他具有各种功能的层进行支撑。因此,只要具有该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现有的中间转印介质中所用的基材中适当选择使用。具体而言,可示例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酮或聚醚砜等耐热性高的聚酯、聚丙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乙烯衍生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甲基戊烯或离聚物等塑料的拉伸或未拉伸膜。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材料2种以上层积而成的复合膜。
[0035]基材10的厚度可以根据材料适当选择以使其强度和耐热性等适当,通常优选为1μm以上100μm以下。
[0036]·
转印部
[0037]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材10上设有具有光泽层22与图像形成层21的层积结构的转印部20,该转印部20整体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通过使最终被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转印部20整体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能够抑制被转印体的花纹对形成于图像形成层21的图像的影响及外部光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中间转印介质,该中间转印介质至少包含基材和可剥离地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个面的转印部,其中,所述转印部具有层积结构,该层积结构至少包含位于与所述基材相反一侧的最表面且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和位于比所述图像形成层更靠近基材侧的光泽层,并且,所述转印部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所述转印部包含位于与所述基材最近的位置的剥离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所述转印部包含位于比所述光泽层更靠近基材侧的隐蔽层。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所述光泽层为选自金属颜料含有层、金属蒸镀层和珠光颜料含有层中的1种或2种以上。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所述光泽层为铟蒸镀层或锡蒸镀层。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其中,所述光泽层是不连续的。7.一种记录介质,其至少依次层积有基材、光泽层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层,其整体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区域的最大透射率为40%以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饰片,其中,所述基材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分离。9.一种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所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中的图像形成层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工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工序是通过升华型热转印形成图像的工序。11.一种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所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形成层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工序。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饰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工序是通过升华型热转印形成图像的工序。13.一种装饰片,该装饰片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与田晋也小林良正吉野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