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0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桶,所述预处理桶内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底部与负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重块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转轴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该有机废气治理装置,通过两组喷淋管输入水流对过滤网外表面进行冲刷,以及滑块压缩和拉伸弹簧并带动预处理桶和其内部的过滤网产生抖动,方便将过滤网外侧的颗粒物抖落并使之随水流冲走,减少过滤时残留的颗粒物对过滤孔的堵塞,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通过气流进入净化箱内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减少排放的气体中有机化合物的残留。的残留。的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目前的废气处理多为先经过洒水过滤,再进行气体净化,但是在进行洒水过滤的过程中,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很容易产生堵塞。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411488U提出了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通过水流推动过滤机构转动,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且无需额外的动力来源,同时可以减少堵塞滤网,但是该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只通过水流冲刷对过滤孔中卡住的颗粒物不便于冲走,进而对过滤网的清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解决了该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只通过水流冲刷对过滤孔中卡住的颗粒物不便于冲走,进而对过滤网的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桶,所述预处理桶内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底部与负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重块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转轴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的外表面分别与四组延长板朝向保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延长板远离保护罩的一侧均与过滤网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网的过滤孔,所述过滤网位于预处理桶内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预处理桶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滑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组弹簧朝向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分别与预处理桶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相邻两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前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后侧与相邻滑块的前侧螺接,所述预处理桶的顶部与进气管的底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喷淋管,两组所述喷淋管的底端均与预处理桶的顶部连通,所述预处理桶的底部与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预处理桶的右侧与出气管的左端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右端与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右端与净化箱的左侧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支架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左侧内壁螺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入端与净化箱的右端连通,气泵的输出端伸入至净化箱内,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内壁螺装有紫外线发生器,且净化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与转轴之间为密封连接,且保护罩内腔的长度与负重块的长度相适配,所述负重块为圆弧形金属块。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直径与预处理桶内腔的直径相适配,且过滤网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粘接有防滑垫,且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支架内侧宽度与滑块的宽度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波纹管,且连接管的长度大于出气管右端至净化箱左侧之间的距离。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有机废气治理装置,通过两组喷淋管输入水流对过滤网外表面进行冲刷,以及滑块压缩和拉伸弹簧并带动预处理桶和其内部的过滤网产生抖动,方便将过滤网外侧的颗粒物抖落并使之随水流冲走,减少过滤时残留的颗粒物对过滤孔的堵塞,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通过气流进入净化箱内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减少排放的气体中有机化合物的残留。
[0016]2、该有机废气治理装置,通过保护罩与转轴之间为密封连接,且保护罩内腔的长度与负重块的长度相适配,避免水流和气体对负重块产生腐蚀,提高了负重块的使用寿命,通过支架的底部粘接有防滑垫,且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方便将支架固定,避免在滑块抖动时造成装置的倾倒。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预处理桶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预处理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保护罩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预处理桶;2、转轴;3、负重块;4、保护罩;5、延长板;6、过滤网;7、过滤孔;8、滑块;9、弹簧;10、支架;11、电机;12、出气管;13、连接管;14、净化箱;15、进气管;16、喷淋管;17、出水管;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桶1,预处理桶1内中部设置有转轴2,转轴2外表面的底部与负重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负重块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4,保护罩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转轴2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保护罩4的外表面分别与四组延长板5朝向保护罩4的一侧固定连接,四组延长板5远离保护罩4的一侧均与过滤网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网6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
滤网6的过滤孔7,过滤网6位于预处理桶1内侧,转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预处理桶1的前侧和后侧,转轴2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滑块8的中部转动连接,滑块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组弹簧9朝向滑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滑块8相向的一侧分别与预处理桶1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相邻两组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转轴2的前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11的后侧与相邻滑块8的前侧螺接,通过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转轴2和负重块3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8拉伸或压缩弹簧9,进而使得滑块8产生上下抖动,进而使得预处理桶1随之进行抖动,并使得过滤网6外表面的颗粒物较易于被抖落并随水流冲走,预处理桶1的顶部与进气管15的底端连通,进气管15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喷淋管16,两组喷淋管16的底端均与预处理桶1的顶部连通,预处理桶1的底部与出水管17的顶端连通,气流被过滤后残留的颗粒物保持在过滤网6外表面,此时,通过喷淋管16内输入的水流的冲刷,能够使得颗粒物随水流从出水管17处流出,预处理桶1的右侧与出气管12的左端连通,出气管12的右端与连接管13的左端连通,连接管13的右端与净化箱14的左侧连通,净化箱14的底部与底座18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18的底部与支架10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4]具体的,为了减少排放的气体中有机化合物的残留,净化箱14左侧内壁螺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入端与净化箱14的右端连通,气泵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治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桶(1)内中部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外表面的底部与负重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重块(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4),所述保护罩(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转轴(2)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4)的外表面分别与四组延长板(5)朝向保护罩(4)的一侧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延长板(5)远离保护罩(4)的一侧均与过滤网(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6)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网(6)的过滤孔(7),所述过滤网(6)位于预处理桶(1)内侧,所述转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预处理桶(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转轴(2)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滑块(8)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组弹簧(9)朝向滑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块(8)相向的一侧分别与预处理桶(1)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相邻两组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的前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的后侧与相邻滑块(8)的前侧螺接,所述预处理桶(1)的顶部与进气管(15)的底端连通,所述进气管(15)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喷淋管(16),两组所述喷淋管(16)的底端均与预处理桶(1)的顶部连通,所述预处理桶(1)的底部与出水管(17)的顶端连通,所述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魁徐锐超刘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宇农业农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