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84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包括单相线和零线,所述单相线包括A相线、B相线和C相线,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与所述零线并列设置,且均依次通过漏电断路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以及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与断电脱扣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断电脱扣装置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电性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能够识别剩余电流的增大是因为电网过电压引起,还是因为用电过程中有人触电引起,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操作。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操作。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漏电保护器
,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普遍使用漏电保护器,以保证用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漏电保护器的保护原理是,当剩余电流互感器检测出剩余电流的输出幅度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
[0003]基于上述原理,一种经常发生的误动作普遍存在,这就是因为电网过电压引起的误动作。假设漏电保护器工作区域的绝缘电阻短时间内不变,但是电网过电压是普遍发生的常见现象,过电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雷电、因为大负载投切或者其它更广泛的原因。当发生电网过电压时,剩余电流会立即增大,因此引起非常频繁的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识别剩余电流的增大是因为电网过电压引起,还是因为用电过程中有人触电引起,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操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使其实现能够识别剩余电流的增大是因为电网过电压引起,还是因为用电过程中有人触电引起,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操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包括单相线和零线,所述单相线包括A相线、B相线和C相线,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 相线与所述零线并列设置,且均依次通过漏电断路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以及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 A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B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C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的逻辑信号输出端,和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与断电脱扣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断电脱扣装置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和直流电源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连接的单相线是否存在过电压事件并输出逻辑信号,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提供电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第三氧化锌压
敏电阻、第一瞬态二极管、第二瞬态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一端串联,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一端均连接所连接的单相线,所述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零线;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依次串联连接有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两端连接有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为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输出逻辑信号。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贴片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形成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依次串联连接,其两端连接所连接的单相线以及所述零线;所述贴片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贴片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为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提供电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三极管、八脚时基集成电路以及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的逻辑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后汇集在所述三极管的一端;所述八脚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所述八脚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 N沟道MOS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检测当发生剩余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判断在A相线和\或B相线和\或C相线上是否在时间上与发生其相对应的过电压事件。当逻辑运算控制单元同时检测到剩余电流增大与过电压事件,则证明剩余电流增大是由于过电压事件引起的,此时漏电断路器不执行断电操作;当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没有同时检测到剩余电流增大与过电压事件,则证明剩余电流增大是由于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引起的,此时触发漏电断路器执行断电操作。从而形成能够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经常出现的因过电压事件而引起的误动作,充分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安全保护功能;
[0014](2)本装置全部采用模拟运算和模拟电路,没有延时和离散误差,实时性强;
[0015](3)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便捷,安全可靠;
[0016](4)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范围应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逻辑运算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0021]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0022]RV1、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RV2、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RV3、第三氧化锌压敏电阻;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EC、贴片电容;DS1、第一瞬态二极管;DS2、第二瞬态二极管;DW1、第一稳压二极管;DW2、第二稳压二极管;DZ1、第一整流二极管;DZ2、第二整流二极管;DZ3、第三整流二极管;DZ4、第四整流二极管;Q1、三极管;N

MOS、N沟道MOS管;NE555、八脚时基集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包括单相线和零线,所述单相线包括A相线、B相线和C相线,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与所述零线并列设置,且均依次通过漏电断路器和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以及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A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B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端分别连接所述C相线和所述零线;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的逻辑信号输出端,和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与断电脱扣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断电脱扣装置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和直流电源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第三过电压检测单元内部包括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连接的单相线是否存在过电压事件并输出逻辑信号,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逻辑运算控制单元提供电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有效减少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过电压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过电压检测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第三氧化锌压敏电阻、第一瞬态二极管、第二瞬态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氧化锌压敏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前进皮秋如皮冬如谢明泉皮旭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港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