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74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包括基体、电阻丝、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电阻丝分别与第一导电圈和第二导电圈连接,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电圈连接,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导电圈连接,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上从一端向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分别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电阻丝包括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所述绕线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排除了电感的干扰,提高了绝缘性能,改善了产品品质。改善了产品品质。改善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市面上的绕线式电阻器是将电阻丝绕在基体上,在电阻丝的两端各连上一个套在基体上的导电圈,导电圈通过螺钉或以抱箍的形式固定在陶瓷基体上的,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连接不稳固的问题。
[0003]另外,传统市面上的绕线式电阻器由于绝缘性能较差,一方面导致表面泄漏电流而造成产品质量缺陷,另一方面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该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排除了电感的干扰,提高了绝缘性能,改善了产品品质。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包括基体、电阻丝、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电阻丝分别与第一导电圈和第二导电圈连接,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电圈连接,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导电圈连接,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上从一端向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分别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第一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的深度相同,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深度相同,第一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深度;电阻丝包括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所述绕线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第一导电圈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导电圈放置在第五凹槽内,第三导电圈放置在第三凹槽内,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分别缠绕在基体的表面,第一电阻丝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二电阻丝位于第四凹槽内,第一电阻丝一端与第一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第二电阻丝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圈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丝的线圈匝数与第二电阻丝的线圈匝数。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丝为与第二电阻丝相互抵消电感效应的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为与第一电阻丝相互抵消电感效应的第二电阻丝。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丝的缠绕方向与第二电阻丝的缠绕方向相反。
[0009]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为陶瓷基体。
[0010]当采用陶瓷基体时,陶瓷基体不仅能够不产生磁场,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和散热快的特点,当其与本技术结合时,能大大降低电阻表面温升和改善温度曲线,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为康铜丝材料制成或锰铜丝材料制成的电阻丝。
[0012]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电阻器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三导电圈、第一导电圈和第二导电圈外。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各自均包括电阻丝本体层和包覆在电阻丝本体层上的第二绝缘层。
[0014]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本体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还设置有散热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排除了电感的干扰,提高了绝缘性能,改善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电阻丝结构示意图;
[0019]图1

2中:基体1,第二凹槽2,第四凹槽3,第一凹槽4,第三凹槽5,第五凹槽6,第二电阻丝7,第一电阻丝8,第一导电圈9,第三导电圈10,第二导电圈11,第二连接头12,第一连接头13,第一绝缘层14,电阻丝本体层15,散热层16,第二绝缘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阻丝结构示意图
[0024]一种绕线电阻器,包括基体1、电阻丝、第一导电圈9、第二导电圈11、第一连接头13和第二连接头12,电阻丝分别与第一导电圈9和第二导电圈11连接,第一连接头13与第一导电圈9连接,第二连接头12和第二导电圈11连接,该基体1的外表面上从一端向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分别开有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2、第三凹槽5、第四凹槽3和第五凹槽6,第一凹槽4、第三凹槽5和第五凹槽6的深度相同,第二凹槽2和第四凹槽3的深度相同,第一凹槽4、第三凹槽5和第五凹槽6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2和第四凹槽3的深度。
[0025]电阻丝包括第一电阻丝8和第二电阻丝7,该绕线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10,第一导电圈9放置在第一凹槽4,第二导电圈11放置在第五凹槽6内,第三导电圈10放置在第三凹槽5内,第一电阻丝8和第二电阻丝7分别缠绕在基体1的表面,第一电阻丝8位于第二凹槽2内,第二电阻丝7位于第四凹槽3内,第一电阻丝8一端与第一导电圈9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电圈10连接,第二电阻丝7一端与第三导电圈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圈11连接。
[0026]第一导电圈9放置在第一凹槽4、第二导电圈11放置在第五凹槽6内、第三导电圈10放置在第三凹槽5内、第一电阻丝8位于第二凹槽2内以及第二电阻丝7位于第四凹槽3内,使得电阻丝及电阻圈位置稳定,不存在移位,从而减少了安装部稳固的缺陷。
[0027]可选地,第一电阻丝8的线圈匝数与第二电阻丝7的线圈匝数。
[0028]可选地,为使得第一电阻丝8和第二电阻丝7相互抵消电感效应,第一电阻丝8的缠绕方向与第二电阻丝7的缠绕方向相反。通电时,电流分别通过缠绕的第一电阻丝8和与其反向缠绕的第二电阻丝7时,所产生的电感进行相互抵消,从而在其整体上无电感产生。
[0029]需要理解地是,基体1可以为陶瓷基体,也可以为其它的现有的骨架基体,在此不做特别地限定。当采用陶瓷基体时,陶瓷基体不仅能够不产生磁场,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和散热快的特点,当其与本技术结合时,能大大降低电阻表面温升和改善温度曲线,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0030]需要理解地是,第一电阻丝8和第二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包括基体、电阻丝、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电阻丝分别与第一导电圈和第二导电圈连接,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电圈连接,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导电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上从一端向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分别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第一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的深度相同,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深度相同,第一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深度;电阻丝包括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所述绕线电阻器还包括第三导电圈,第一导电圈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导电圈放置在第五凹槽内,第三导电圈放置在第三凹槽内,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分别缠绕在基体的表面,第一电阻丝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二电阻丝位于第四凹槽内,第一电阻丝一端与第一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第二电阻丝一端与第三导电圈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绝缘性能的绕线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丝为与第二电阻丝相互抵消电感效应的第一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承宏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