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46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4
本申请涉及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包括墒情监测仪本体,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背面中部位置纵向焊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左右侧壁上位于墒情监测仪本体下方焊接有一组对称的支撑机构,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的输入端上焊接有两组对称的电缆线,且电缆线端部位于土壤基层内分别焊接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安装杆底部位于土壤基层内,且安装杆侧壁下部位置焊接有四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绕安装杆的中心轴呈等距离环状分布,本申请具有避免墒情监测仪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的效果。作稳定性的效果。作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墒情是指作物耕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情况,墒指土壤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受大气、土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而及时准确的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和预报,掌握春旱和伏旱土壤墒情状况,则可以很好的为农业种植者合理用水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帮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工作人员常用土壤墒情监测仪来测定土壤墒情,现有的墒情监测仪一般安装在田野地间,常受到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造成其放置结构的稳固性不足,易使墒情监测仪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倾倒,导致墒情监测仪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如公告号为CN2113789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墒情监测提醒仪,主要包括花盆、湿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两个提醒模块,湿度传感模块的多个湿度传感探头固定在花盆内的不同高度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墒情监测仪放置结构的稳固性不足,易使墒情监测仪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倾倒,导致墒情监测仪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避免墒情监测仪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包括墒情监测仪本体,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背面中部位置纵向焊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左右侧壁上位于墒情监测仪本体下方焊接有一组对称的支撑机构,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的输入端上焊接有两组对称的电缆线,且电缆线端部位于土壤基层内分别焊接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安装杆底部位于土壤基层内,且安装杆侧壁下部位置焊接有四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绕安装杆的中心轴呈等距离环状分布。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墒情监测仪本体、安装杆和固定机构,将安装杆插入预设的土壤基坑内,从而压迫抵接块和弹簧受力收缩进卡槽内,当安装杆放置到预设的土壤基坑内后,从而弹簧卸力回弹,进而带动抵接块经固定杆绕固定块转动,使抵接块受张力影响分别向四周张开抵接土壤基坑内壁,进而相对有效的稳固支撑安装杆的放置位置,使安装杆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倾倒,有利于避免墒情监测仪本体随之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弹簧、固定杆和抵接块,所述安装杆侧壁四周
下部位置纵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块侧壁分别焊接在卡槽内壁下部位置,且固定块正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固定块正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抵接块一端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两端横向焊接在抵接块一端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弹簧一端横向焊接在卡槽内壁上部位置,且弹簧另一端横向焊接在抵接块另一端内侧壁上,所述抵接块与卡槽相契合活动抵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槽、弹簧和抵接块,经弹簧和抵接块呈倒钩状张开抵接土壤地基,便于稳固支撑安装杆的放置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底块和螺栓,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焊接在安装杆左右侧壁上,所述底块分别横向焊接在支撑杆另一端下表面,且底块上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栓穿设于底块上表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位于支撑杆下方分别焊接在安装杆左右侧壁上,且连接杆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杆内侧壁中部位置,所述支撑杆呈倾斜状,所述连接杆、支撑杆和安装杆之间呈三角形结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连接杆、底块和螺栓,经支撑杆、连接杆和安装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便于进一步加强安装杆和墒情监测仪本体的安装结构稳固性,再由螺栓经底块与土壤基层相连接,有利于对安装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避免安装杆受大风天气影响而倾倒,进而影响墒情监测仪本体的监测作业正常进行的问题。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上表面焊接有倾斜状太阳能板,且安装杆正面位于墒情监测仪本体正上方横向焊接有防水盖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阳能板将收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持续为墒情监测仪本体等供电,有效节约了电能,利用防水盖板,便于有效阻挡隔绝外部雨水对墒情监测仪本体的侵蚀。
[0015]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安装杆左右侧壁中下部位置,所述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分别位于安装杆左右侧壁下部位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的监测端均横向穿设于土壤基层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将监测的电信号数据由电缆线传输至墒情监测仪本体,便于工作人员分析记录,有助于提高了墒情监测仪本体的一体化监测功能。
[0017]优选的,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太阳能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电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持续供电,同时及时传输监测的墒情数据。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通过设有墒情监测仪本体、安装杆和固定机构相配合,利用固定块、弹簧、固定杆和抵接块,将安装杆插入预设的土壤基坑内,从而压迫抵接块和弹簧受力收缩进卡槽内,当安装杆放置到预设的土壤基坑内后,从而弹簧卸力回弹,进而带动抵接块经固定杆绕固定块转动,使抵接块受张力影响分别向四周张开抵接土壤基坑内壁,进而相对有效的稳固支撑安装杆的放置位置,使安装杆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倾倒,有利于避免墒情监测仪本体随之受到损坏而影响工作稳定性的问题。
[0021]2、通过设有支撑机构,利用支撑杆、连接杆、底块和螺栓,经支撑杆、连接杆和安装
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便于进一步加强安装杆和墒情监测仪本体的安装结构稳固性,再由螺栓经底块与土壤基层相连接,有利于对安装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避免安装杆受大风天气影响而倾倒,进而影响墒情监测仪本体的监测作业正常进行的问题。
[0022]3、通过设有墒情监测仪本体、太阳能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相配合,经太阳能板将收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持续为墒情监测仪本体等供电,有效节约了电能,再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将监测的电信号数据由电缆线传输至墒情监测仪本体,便于工作人员分析记录,有助于提高了墒情监测仪本体的一体化监测功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墒情监测仪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墒情监测仪本体;2、安装杆;3、支撑机构;31、支撑杆;32、连接杆;33、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墒情监测仪本体(1),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1)背面中部位置纵向焊接有安装杆(2),所述安装杆(2)左右侧壁上位于墒情监测仪本体(1)下方焊接有一组对称的支撑机构(3),所述墒情监测仪本体(1)的输入端上焊接有两组对称的电缆线(4),且电缆线(4)端部位于土壤基层内分别焊接有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水分传感器(7)和PH值传感器(8),所述安装杆(2)底部位于土壤基层内,且安装杆(2)侧壁下部位置焊接有四组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绕安装杆(2)的中心轴呈等距离环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固定块(91)、弹簧(92)、固定杆(93)和抵接块(94),所述安装杆(2)侧壁四周下部位置纵向开设有卡槽(12),所述固定块(91)侧壁分别焊接在卡槽(12)内壁下部位置,且固定块(91)正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93)穿设于固定块(91)正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抵接块(94)一端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93)两端横向焊接在抵接块(94)一端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弹簧(92)一端横向焊接在卡槽(12)内壁上部位置,且弹簧(92)另一端横向焊接在抵接块(94)另一端内侧壁上,所述抵接块(94)与卡槽(12)相契合活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坤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小溪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