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43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模型,涉及建筑模型的技术领域。包括屋顶、基座、建筑主体、多个支撑柱、承重板和多个安装于承重板上的铁片,屋顶通过承重板与建筑主体连接,建筑主体与基座连接,任一支撑柱两端设有第一磁铁,任一支撑柱一端的第一磁铁通过铁片与承重板连接,任一支撑柱另一端与基座连接。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模型的抗撞击能力,且不易损坏。且不易损坏。且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型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模型的结构也随之变化,目前,市场上的建筑模型都是一体化制作,一方面,体积较大,难以携带、运输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损坏,从而破坏整理效果;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模型多利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受到一定的撞击后,依然存在容易损坏的问题,导致建筑模型无法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型,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模型的抗撞击能力,且不易损坏。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型,其包括屋顶、基座、建筑主体、多个支撑柱、承重板和多个安装于承重板上的铁片,屋顶通过承重板与建筑主体连接,建筑主体与基座连接,任一支撑柱两端设有第一磁铁,任一支撑柱一端的第一磁铁通过铁片与承重板连接,任一支撑柱另一端与基座连接。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磁铁,承重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磁铁穿设于第一通孔内。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任一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通槽,相邻的连接板通过通槽对齐。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建筑主体包括多个墙壁,任一墙壁的一端与承重板连接,墙壁的另一端与基座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墙壁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磁铁,墙壁一端的第三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连接,墙壁的另一端与基座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上设有与支撑柱适配的柱基,柱基套设于支撑柱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上设有与墙壁适配的第四磁铁。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支撑柱端部的第一磁铁贯穿第二通孔与铁片磁性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环绕建筑主体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挂落,挂落与承重板卡接,相邻的支撑柱通过挂落连接。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6]一种建筑模型,其包括屋顶、基座、建筑主体、多个支撑柱、承重板和多个安装于承重板上的铁片,屋顶通过承重板与建筑主体连接,建筑主体与基座连接,任一支撑柱两端设
有第一磁铁,任一支撑柱一端的第一磁铁通过铁片与承重板连接,任一支撑柱另一端与基座连接。
[0017]对于现有技术中建筑模型的一体化设计,其在运输时极为不便,主要问题在于建筑模型多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一旦在运输的过程中遭受到挤压或撞击,建筑模型的力便会传递到卡接处,由此卡接处极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建筑模型损坏。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磁铁与铁磁金属磁性连接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利用这种连接方式,即使在建筑模型发生撞击或挤压的情况,根据其受力特点,磁铁与铁磁金属的磁性连接会因外部压力而率先脱离原有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建筑模型散开,由此使得外部挤压或撞击无法将力传递至建筑模型的连接处,从而保证了模型的安全。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在承重板上设置铁片,再将支撑柱的两端上设置第一磁铁,使得第一磁铁与铁片进行磁性连接,故而在发生冲击时,第一磁铁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与铁片分离,保证了屋顶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一直持续作用在支撑柱的连接处,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铁片、承重板、基座、支撑柱和墙壁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标:1、屋顶;2、承重板;21、铁片;22、连接板;221、通槽;222、第二磁铁;223、第一通孔;224、第二通孔;3、基座;31、第四磁铁;32、柱基;4、挂落;5、支撑柱;51、第一磁铁;6、建筑主体;61、墙壁;611、第三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
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型,其包括屋顶1、基座3、建筑主体6、多个支撑柱5、承重板2和多个安装于承重板2上的铁片21,屋顶1通过承重板2与建筑主体6连接,建筑主体6与基座3连接,任一支撑柱5两端设有第一磁铁51,任一支撑柱5一端的第一磁铁51通过铁片21与承重板2连接,任一支撑柱5另一端与基座3连接。
[00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基座、建筑主体、多个支撑柱、承重板和多个安装于所述承重板上的铁片,所述屋顶通过所述承重板与所述建筑主体连接,所述建筑主体与所述基座连接,任一所述支撑柱两端设有第一磁铁,任一所述支撑柱一端的所述第一磁铁通过所述铁片与所述承重板连接,任一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磁铁,所述承重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磁铁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任一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通槽,相邻的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通槽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包括多个墙壁,任一所述墙壁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墙壁的另一端与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小木匠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