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34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盒,检测盒正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检测盒内部的接入管口,接入管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二号不锈钢三通,二号不锈钢三通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号不锈钢三通,二号不锈钢三通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常开两通电磁阀,常开两通电磁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该臭氧检测结构设计精巧,检测时形成两路气路,保证检测气路无压力,整个气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设备中,保证了装置的通用性,同时其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安装,携带使用方便快捷。携带使用方便快捷。携带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氧在线检测
,具体为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是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强氧化剂,在自来水、城市生活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自来水与污废水处理对臭氧处理的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臭氧在线检测系统能够实时计算臭氧发生器产量,保证设备满足工艺要求。臭氧浓度检测是利用臭氧对253.7nm的紫外线吸收原理,依据比尔-朗伯定律计算得出。由比尔-朗伯定律得出,臭氧浓度越高,光程越短,也就是我们的检测光池的厚度越短,臭氧浓度检测仪所显示的浓度通常为臭氧常压下的浓度(与碘量法标准对应),在检测仪内部检测光池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当通入检测仪的气体流量过大的情况下,会在检测仪管路及检测光池内形成压力,根据公式,在有压力情况下的臭氧浓度与常压下臭氧浓度关系为:
[0003][0004]其中:C修正
ꢀꢀ
有压力情况下的臭氧浓度;
[0005]Ca
ꢀꢀꢀꢀꢀꢀ
常压下的臭氧浓度;
[0006]PNTP
ꢀꢀꢀꢀ
标准大气压101.325KPa;
[0007]P1
ꢀꢀꢀꢀꢀꢀ
臭氧浓度检测仪管路内的压力(通常为0KPa);
[0008]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当在检测管路形成压力的情况下,检测仪显示的臭氧浓度就会与常压下的浓度产生误差。
[0009]现有的臭氧检测结构经常容易受到臭氧气流压力的影响,而造成臭氧的检测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同时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臭氧检测结构经常容易受到臭氧气流压力的影响,而造成臭氧的检测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同时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携带不便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正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检测盒内部的接入管口,所述接入管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二号不锈钢三通,所述二号不锈钢三通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号不锈钢三通,所述二号不锈钢三通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常开两通电磁阀,所述常开两通电磁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一与隔膜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另一端
通过管道二与检测光池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检测光池的一侧通过管道三与一号不锈钢三通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一号不锈钢三通的另一端通过检测管与检测仪出口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检测盒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检测盒两侧的中心均固定设置有锁紧卡柱,两个所述锁紧卡柱分别与防护盒盖两侧固定设置有锁紧挂钩卡合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盒盖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栅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锁紧卡柱与检测盒连接处的一侧分别与便携背带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垫。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和检测管均由不锈钢管材制成。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盒正面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开关和校零开关,所述检测光池和隔膜气泵均通过检测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常开两通电磁阀和三通电磁阀均通过校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臭氧检测结构设计精巧,检测时形成两路气路,保证检测气路无压力,整个气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设备中,保证了装置的通用性,同时其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安装,携带使用方便快捷,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检测盒;2、透气栅槽;3、便携背带;4、防护盒盖;5、操作面板;6、接入管口;7、锁紧挂钩;8、锁紧卡柱;9、减震垫;10、分流管;11、常开两通电磁阀;12、一号不锈钢三通;13、检测管;14、蓄电池;15、检测仪出口;16、隔板;17、隔膜气泵;18、三通电磁阀;19、二号不锈钢三通;20、检测光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盒1,检测盒1正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检测盒1内部的接入管口6,接入管口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二号不锈钢三通19,二号不锈钢三通19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10,分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号不锈钢三通12,二号不锈钢三通19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常开两
通电磁阀11,常开两通电磁阀1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电磁阀18,三通电磁阀18的一端通过管道一与隔膜气泵17的出气口固定连通,三通电磁阀1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检测光池20的一侧固定连通,检测光池20的一侧通过管道三与一号不锈钢三通12的一端固定连通,一号不锈钢三通12的另一端通过检测管13与检测仪出口15的一侧固定连通,检测盒1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4,检测盒1两侧的中心均固定设置有锁紧卡柱8,两个锁紧卡柱8分别与防护盒盖4两侧固定设置有锁紧挂钩7卡合连接。
[0024]优选的,防护盒盖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栅槽2,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0025]优选的,两个锁紧卡柱8与检测盒1连接处的一侧分别与便携背带3的两端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携带。
[0026]优选的,检测盒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垫9,能够对检测盒1进行较好的安全防护,实用价值高。
[0027]优选的,分流管10和检测管13均由不锈钢管材制成,材料使用合理,抗腐蚀能力强。
[0028]优选的,检测盒1正面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操作面板5,操作面板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开关和校零开关,检测光池20和隔膜气泵17均通过检测开关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常开两通电磁阀11和三通电磁阀18均通过校零开关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价值高。
[0029]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流量对浓度无影响的臭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1)正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检测盒(1)内部的接入管口(6),所述接入管口(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二号不锈钢三通(19),所述二号不锈钢三通(19)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10),所述分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号不锈钢三通(12),所述二号不锈钢三通(19)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常开两通电磁阀(11),所述常开两通电磁阀(1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电磁阀(18),所述三通电磁阀(18)的一端通过管道一与隔膜气泵(17)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1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检测光池(20)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检测光池(20)的一侧通过管道三与一号不锈钢三通(1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一号不锈钢三通(12)的另一端通过检测管(13)与检测仪出口(15)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检测盒(1)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4),所述检测盒(1)两侧的中心均固定设置有锁紧卡柱(8),两个所述锁紧卡柱(8)分别与防护盒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吕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圣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