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浩楠专利>正文

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28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包括软质中空框体、磁吸式连接器、带凹槽的导光板、装饰板,以及可容置于导光板凹槽内的PCB板;其中,导光板的一面印刷有遮光涂层;框体与导光板注塑成型;装饰板盖在导光板之上;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带第一FPC的磁吸头、带第二FPC的公头,以及可套设于公头之上的、带螺牙通孔的固定支架;磁吸头通过一带螺牙通孔的支撑片与第一FPC连接,并通过该支撑片一体成型于框体的底部,固定支架在套设在公头上之后,使用螺丝穿过安装孔和螺牙通孔可将公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优化发光效果,增强控制功能,具有高可扩展性。具有高可扩展性。具有高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保护壳,尤其是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手机保护壳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从以往仅具有防摔、防震的功能发展到具有可通过手机的接口取电进而衍生出展现各种光电炫酷的效果。随着该类产品的流行,亦暴露出其各种不足,存在巨大的技术优化或迭代的空间。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821655903.3的专利文件所提到的电光壳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其用于从手机取电的接头所带的FPC是裸露在壳体外的,在频繁插拔过程中容易断裂;其二,一旦接头插入手机USB接口后即占用该接口,不便于同时为手机充电;其三,当接头插入手机USB接口后即开始取电,无法控制取电的关闭;其四,其发光效果须通过导光板正面透出,则间接限制了玻璃面板(即壳体最外层的盖板)的材质和颜色,若玻璃面板为不具有透光性的材质或颜色,则无法看到壳体的发光效果。
[0004]在申请号为CN201921427775.1的专利文件中,磁吸充取电FPC连接器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是与护套框体一体成型而成,具体地,需要在磁吸头与边框注塑成型后再对公座进行焊接定位,该过程不仅模具复杂且不良率较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其二,磁吸充取电FPC连接器为易耗品,若出现问题则只能更换整个保护壳,既不经济亦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优化了各结构件,便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优化发光效果,增强控制功能,使该类产品具有高可扩展性。
[0006]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电子设备尺寸匹配的软质中空框体、一磁吸式连接器、一带凹槽的导光板、一装饰板,以及可容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凹槽内的PCB板;
[0007]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一面印刷有遮光涂层;所述框体与所述导光板注塑成型后,形成可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腔体;所述装饰板盖在所述导光板之上,形成所述发光保护壳的外层盖板;
[0008]所述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带第一FPC的磁吸头、带第二FPC的公头,以及可套设于所述公头之上的、带螺牙通孔的固定支架;所述磁吸头通过一带螺牙通孔的支撑片与所述第一FPC连接;
[0009]所述支撑片一体成型于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框体的底部预留有与所述螺牙通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支架在套设在所述公头上之后,使用预设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和螺牙通孔,将所述公头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FPC、第二FPC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螺牙通孔为两个,且分列于两侧;
[0011]可选的,所述PCB板上带有触摸芯片,所述装饰板上设有与所述触摸芯片的功能相
应的触摸区域;
[0012]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周圈设有凸台,使得当所述装饰板盖在所述导光板之上时,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框体之间留有预设的间隙;
[0013]可选的,所述磁吸头包括正极顶针,以及围绕在所述正极顶针周围的负极圈;所述负极圈呈跑道型;
[0014]可选的,所述框体的内侧设有均匀排列的缓冲槽;
[0015]可选的,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凸出的圆弧形;
[0016]可选的,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为对称的圆弧形,且所述框体的顶部和底部距圆弧表面的厚度为预设距离;
[0017]可选的,所述框体为TPU或TPE或合成橡胶,所述导光板为透明树脂材料。
[0018]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凹槽内设有FPC通孔,且在所述导光板的另一面、与所述FPC通孔相应的位置设有下沉槽。
[0019]本技术提供的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其磁吸式连接器的公头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中,磁吸头用于与磁吸充电线连接,可为电子设备充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磁吸式连接器的结构上增加带螺牙通孔且能套设在公头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带螺牙通孔的支撑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将支撑片与框体一体成型以固定磁吸头,再使用螺丝穿过支撑片、固定支架以及框体底部的预留安装孔,从而将公头牢靠的固定。该方式避免了直接将公头和磁吸头进行焊接(点焊)所带来的焊接定位困难、生产效率不高、模具复杂等问题;同时,当公头或磁吸头出现不良时,可以通过拆装二者进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此外,在导光板的单面印刷遮光涂层,可代替超纤板,起到遮光作用,且能减少重量和成本,便于将壳体做得更加轻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的另一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的另一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磁吸式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磁吸式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缓冲槽的框体的结构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立体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局部放大图(背面);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0030]100、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101、电子设备;1、框体;11、安装孔;12、缓冲槽;2、磁吸式连接器;21、磁吸头;211、第一FPC;212、支撑片;213、螺牙通孔;22、公头;221、第二FPC;23、固定支架;231、螺牙通孔;24、螺丝;3、导光板;31、凹槽;32、凸台;33、FPC通孔;34、下沉槽;4、装饰板;41、触摸区域;5、PCB板;6、框体的顶部;7框体的底部;8、摄像头通孔;90、正极顶针;91、负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如图1至9所示,包括一与电子设备尺寸匹配的软质中空框体1、一磁吸式连接器2、一带凹槽的导光板3、一装饰板4,以及可容置于导光板的凹槽内的PCB板5;
[0033]其中,导光板的一面印刷有遮光涂层;框体与导光板注塑成型后,形成可容置电子设备的腔体;装饰板盖在导光板之上,形成发光保护壳的外层盖板;
[0034]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带第一FPC211的磁吸头21、带第二FPC221的公头22,以及可套设于公头之上的、带螺牙通孔231的固定支架23;磁吸头通过一带螺牙通孔213的支撑片212与第一FPC连接;
[0035]支撑片一体成型于框体的底部,框体的底部预留有与螺牙通孔对应的安装孔11;固定支架在套设在公头上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与电子设备尺寸匹配的软质中空框体、一磁吸式连接器、一带凹槽的导光板、一装饰板,以及可容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凹槽内的PCB板;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一面印刷有遮光涂层;所述框体与所述导光板注塑成型后,形成可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腔体;所述装饰板盖在所述导光板之上,形成所述发光保护壳的外层盖板;所述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带第一FPC的磁吸头、带第二FPC的公头,以及可套设于所述公头之上的、带螺牙通孔的固定支架;所述磁吸头通过一带螺牙通孔的支撑片与所述第一FPC连接;所述支撑片一体成型于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框体的底部预留有与所述螺牙通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支架在套设在所述公头上之后,使用预设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和螺牙通孔,将所述公头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FPC、第二FPC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螺牙通孔为两个,且分列于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磁吸式连接器的发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带有触摸芯片,所述装饰板上设有与所述触摸芯片的功能相应的触摸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陈浩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