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04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侧面具有开口的养殖盒本体、活动盖板、排污口和进水管,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养殖腔,所述养殖盒本体由底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设置在底板后侧边的尾封板和设置在底板前侧边的前斜板拼接而成,所述底板从后往前逐渐倾斜向下,所述活动盖板活动设置在开口上,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底板和前斜板的拼接处,所述排污口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排污口内放置有钢球,所述进水管竖直固设在尾封板的外侧,所述尾封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和进水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观察排污彻底,同时还能改善养殖腔的水质,提高养殖成活率。殖成活率。殖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0001]本技术属于养殖设备
,涉及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水产养殖在指定水域中养殖,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养殖水域的水体质量不断恶化,养殖产量逐年降低,而且精准捕捞的难度越来越大,养殖成本不断升高。
[0003]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箱式养殖方法,利用堆叠在一起的养殖盒进行分散养殖,便于每个养殖盒的单独管理,由于养殖盒的堆叠设置,减小了养殖的面积。但由于养殖盒堆叠在一起,只能从前侧面打开盖板查看内部情况,观察较为不便,而且这种养殖盒的排污口和PVC排污管通过接头固定连接造成,安装过程繁琐,检修或者更换场地时拆除较为困难;此外,现有养殖盒的溢流孔通常开设在侧壁上,上一层养殖盒内的溢流水通过溢流孔流入下一层养殖盒内的水面表层,这种水循环方式没有更新养殖盒底部的水体,而且养殖盒底部的沉淀物较为分散,无法通过排污口及时排出,导致养殖盒内的水质逐渐恶化,造成了水产品成活率低、品质差,产量低、养殖效益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观察、排污彻底等优点,同时还能改善养殖腔的水质,提高养殖成活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包括上侧面具有开口的养殖盒本体,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养殖腔,所述养殖盒本体由底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设置在底板后侧边的尾封板和设置在底板前侧边的前斜板拼接而成,所述底板从后往前逐渐倾斜向下;
[0007]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活动设置在开口上;
[0008]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底板和前斜板的拼接处,所述排污口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排污口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出水孔的孔径;
[0009]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竖直固设在尾封板的外侧,所述尾封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和进水孔相连通。
[0010]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的一端延伸至尾封板处,另一端延伸至排污口内,所述排污槽的前端低于后端,所述进水孔位于排污槽后端的正上方,所述排污槽上盖设有插槽板,所述插槽板的上侧面和排污槽的左右侧边平齐。
[0011]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位于进水孔下方的插槽板上对称设有两个导流板,两个所述导流板呈向排污口打开的八字形。
[0012]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两个所述侧板和尾封板的上侧边设有U型的围板,所述围板靠近养殖腔的一侧设有凹肩,所述活动盖板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
肩内。
[0013]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尾封板的外侧固设有溢流管,所述尾封板的上侧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通过溢流孔与养殖腔相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下端位于进水管上端的正下方。
[0014]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位于侧板上方的凹肩底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下限位块,位于下限位块正上方的凹肩侧壁上固设有上限位块,所述活动盖板的左右侧边插设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
[0015]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前斜板的上侧边和两个侧板的前侧边之间形成有前侧开口,所述活动盖板呈L型,当活动盖板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活动盖板能够同时将开口和前侧开口封堵住。
[0016]上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位于侧板后侧边上方的凹肩上设有斜块,所述斜块的斜面呈后高前低的倾斜状态,当活动盖板向后移动时,所述活动盖板的后侧边能够沿着斜块倾斜向上滑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将养殖盒本体插入到储存架上对应的储存槽内,同一列的养殖盒本体从上到下依次正对,抽出养殖盒本体,向后推动活动盖板,打开养殖盒本体上侧面的开口,向养殖腔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养殖水产,向前拉活动盖板,关闭养殖盒本体上侧面的开口,避免养殖水产逃出养殖腔,由于养殖腔的水量不断增加,当水位超过溢流孔时,水从溢流孔流出至溢流管,然后流入到正下方养殖盒的进水管内,最后从进水孔流入到该养殖腔内,不断更新养殖腔内的水体;由于排污口设置在最低点上,底板上的沉淀物最终都会在水流和重力作用下滑动至排污口内,避免沉淀物在底板上堆积,定期移除出水孔上的钢球,使沉淀物可以通过排污管排出,改善养殖腔内的水质,提高养殖产量;
[0019]2、由于采用后部底冲式进水方式,进水管内的水通过进水孔直接流入养殖腔的底部,将插槽板上的沉淀物冲向排污口,避免沉淀物堆积在插槽板上,提高沉淀物的排出效率;由于排泄物在重力作用下都会沉淀至养殖腔的底部,使得养殖腔顶部的水较为干净,干净的水通过溢流孔和溢流管排出至正下方养殖腔内,改善每个养殖腔内的水质;此外,当需要排污时,撤掉插槽板,直接向养殖腔内冲水,养殖腔侧壁上的杂质向下流动至排污槽内,然后通过排污口排出,简单实用;
[0020]3、当水从进水孔排出至养殖腔的底部时,受到两个导流板的导向作用,使水沿着插槽板冲向排污口,增大水的冲击力度和冲洗范围,尽可能地将插槽板上的沉淀物冲至排污口内,提高排污效率;
[0021]4、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能够限定活动盖板的滑动范围,避免活动盖板向上滑出围板,导致养殖腔内的水产逃出,结构简单;
[0022]5、由于底板前侧边和两个侧板的前侧边之间形成有前侧开口,折弯板能够将前侧开口封堵住,避免水产通过前侧开口爬出养殖腔,推动活动盖板向尾封板的方向移动,折弯板跟着向后移动,上侧面的开口和前侧开口都被打开,便于观察和抓取,操作简单;
[0023]6、当活动盖板向尾封板移动至接触斜块时,在斜块的导向作用下,使活动盖板的后侧边倾斜向上移动,使活动盖板可以向后伸出尾封板上方的围板,使养殖盒本体上侧面的开口尽可能大的打开,方便操作;
[0024]7、由于溢流管设置在养殖腔的外侧,增大了养殖腔的内部空间,同时避免养殖腔内存在死角,使沉淀物更加容易聚集到排污口内,便于快速清洁养殖腔,提高清洁效果;
[0025]8、养殖盒活动设置在储存架上,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取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9]图4是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0030]图5是图2中C

C处的剖视图;
[0031]图6是图2中D

D处的剖视图;
[0032]图7是本技术放置在储存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实施列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养殖盒本体;11、侧板;12、尾封板;121、溢流孔;122、进水孔;13、前斜板;131、前侧开口;14、第一底板; 1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包括上侧面具有开口(191)的养殖盒本体(1),所述养殖盒本体(1)内设有养殖腔(19),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本体(1)由底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11)、设置在底板后侧边的尾封板(12)和设置在底板前侧边的前斜板(13)拼接而成,所述底板从后往前逐渐倾斜向下;活动盖板(6),所述活动盖板(6)活动设置在开口(191)上;排污口(16),所述排污口(16)设置在底板和前斜板(13)的拼接处,所述排污口(16)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61),所述排污口(16)内放置有钢球(162),所述钢球(162)的直径大于出水孔(161)的孔径;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竖直固设在尾封板(12)的外侧,所述尾封板(12)的底部设有进水孔(122),所述进水管(5)的下端和进水孔(12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污槽(17),所述排污槽(17)的一端延伸至尾封板(12)处,另一端延伸至排污口(16)内,所述排污槽(17)的前端低于后端,所述进水孔(122)位于排污槽(17)后端的正上方,所述排污槽(17)上盖设有插槽板(3),所述插槽板(3)的上侧面和排污槽(17)的左右侧边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水孔(122)下方的插槽板(3)上对称设有两个导流板(31),两个所述导流板(31)呈向排污口(16)打开的八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建付万冬廖妙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