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98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扇叶,所述扇叶能在框架内转动以产生风扇气流,所述框架的内壁设置有导流壁,所述导流壁环绕扇叶设置,所述导流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相较于现有的框架内壁光滑的风扇,在本风扇中,扇叶转动产生风扇气流,气流自扇叶与框架的内壁之前通过,在框架的内壁增设导流壁,由于导流壁的压力面均布有多个凹坑,有助于减少流动阻力,从而避免风扇气流流道堵塞的现象。与此同时,多个凹坑还可以使得风扇气流形成的气流破碎,而避免进一步卷积壮大,进而可以起到消除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通讯产品、光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设备、交换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通常采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风扇是利用风扇叶轮不断的旋转促使空气连续流动,从而不断带走热源的热量,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降温,通常会在设备中增设风扇,但过多的风扇会产生噪音。风扇的工作噪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风扇噪音会影响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现有的风扇框架表面仅有光滑的氧化层,风扇在转动过程中,风量和风压不足,会降低散热效果,若增大风扇机构的尺寸,又会产生噪音,且增大了出风阻力并增加了风扇仓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在能增大风量和风压的同时,降低风扇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扇叶,所述扇叶能在框架内转动以产生风扇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内壁设置有导流壁,所述导流壁环绕扇叶设置,所述导流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
[0005]进一步来说,所述导流壁的截面为圆弧形或梯形,圆弧形的两个斜面、梯形的两个斜面均分别朝向进风面和出风面,增大导流壁与风的接触面积,且减少对风流的阻力。
[0006]进一步来说,所述凹坑蜂窝状均布在导流壁的表面,所述凹坑为半球状或截面为多边形。
[0007]进一步来说,所述导流壁通过粘接层与框架内壁固接,或与所述框架一体成型;所述导流壁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来说,所述框架的进风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扇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延伸入框架内。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固接的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一端与固定板外缘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框架且与框架固接,所述导风板间形成进风通孔,且所述导风板均为弧形结构或交叉成十字结构。增加了风扇气流的流道,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不易产生涡流,降低扇叶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的框架内壁光滑的风扇,在本技术的风扇中,扇叶转动产生风扇气流,气流自扇叶与框架的内壁之前通过,在框架的内壁增设导流壁,由于导流壁的压力面均布有多个凹坑,有助于减少流动阻力,从而避免风扇气流流道堵塞的现象。与此同时,多个凹坑还可以使得风扇气流形成的气流破碎,而避免进一步卷
积壮大,进而可以起到消除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流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6]图中:
[0017]1‑
框架,2

扇叶,3

导流壁,31

凹坑,4

固定板,5

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实施例
[0020]参见附图1

5所示,本技术的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的扇叶2,所述扇叶2能在框架1内转动以产生风扇气流。所述框架1的进风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扇叶2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延伸入框架1内。
[0021]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4和与固定板4固接的若干导风板5,所述导风板5一端与固定板4外缘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框架1且与框架1固接。导风板5为四个,环绕固定板4均匀设置,所述导风板5间形成进风通孔,且每个所述导风板5成弧形结构。导风板5也可为四个,形成十字交叉结构。导风板5增加了风扇气流的流道,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不易产生涡流,降低扇叶2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0022]所述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壁3,所述导流壁3环绕扇叶2设置,所述导流壁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31。相较于现有的框架1内壁光滑的风扇,在本技术的风扇中,扇叶2转动产生风扇气流,气流自扇叶2与框架1的内壁之前通过,在框架1的内壁增设导流壁3,由于导流壁3的压力面均布有多个凹坑31,有助于减少流动阻力,从而避免风扇气流流道堵塞的现象。与此同时,多个凹坑31还可以使得风扇气流形成的气流破碎,而避免进一步卷积壮大,进而可以起到消除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
[0023]所述导流壁3的截面为圆弧形或梯形,圆弧形的两个斜面、梯形的两个斜面均分别朝向进风面和出风面,增大导流壁3与风的接触面积,且减少对风流的阻力。
[0024]所述凹坑31蜂窝状均布在导流壁3的表面,所述凹坑31为半球状,深度为5mm。凹坑31也可是截面为多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均等均可。
[0025]所述导流壁3通过粘接层与框架1内壁固接,所述导流壁3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导流壁3也可与框架1为一体件,一体成型。
[0026]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的扇叶(2),所述扇叶(2)能在框架(1)内转动以产生风扇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壁(3),所述导流壁(3)环绕扇叶(2)设置,所述导流壁(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3)的截面为圆弧形或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31)成蜂窝状均布在导流壁(3)的表面,所述凹坑(31)为半球状或截面为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空气动力学表面孔的风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峙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几何未来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