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相关
,具体为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线缆进行设备与元器件之间的连接,为了提高线缆的敷设效率就需要使用布线辅助装置,但是现有的线缆布线辅助装置还存在一定缺陷。
[0003]现有的线缆布线辅助装置缺少对线缆接头进行固定的功能,这就增加了线缆接头对接操作时的不便,且现有的线缆布线辅助装置无法根据线缆实际敷设的需求进行布线位置的调整工作,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线缆布线辅助装置缺少对线缆接头进行固定的功能,增加了线缆接头对接操作时的不便,无法根据线缆实际敷设的需求进行布线位置的调整工作,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包括基体、第一承托块和第二承托块,所述基体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包括基体(1)、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且第二承托块(3)位于第一承托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的上表面均固定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嵌入式安装在基体(1)的外壁表面,所述基体(1)和第二承托块(3)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凸块(5),且基体(1)和第一承托块(2)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6),并且卡槽(6)与凸块(5)分别位于基体(1)的对立侧,所述基体(1)、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的内部均设置有穿线管(7),且穿线管(7)的外表面连接有齿轮(8),并且齿轮(8)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所述第二齿条(10)的上方固定有推杆(11),且推杆(11)分别从基体(1)的上表面和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的下表面贯穿,所述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均位于基体(1)、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的内部,且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分别通过一侧的弹簧(12)与基体(1)、第一承托块(2)和第二承托块(3)的内壁表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四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