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66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它包括气床垫、控制盒、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由一端与控制盒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相连的第一进气管、一端与控制盒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相连的第二进气管以及设置在气床垫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相连的第三进气管组成。所述气床垫由凹型垫、内嵌在凹型垫内的俯卧气囊层和与俯卧气囊层外贴合的交替气囊层组成。所述俯卧气囊层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间隔分布的头部气囊组、胸部气囊组和腿部气囊组。该装置操作方便,不仅可以预防压疮,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对卧位通气的患者体位、角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了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员。费较多的护理人员。费较多的护理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指一种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重症医学科对重症肺部炎症患者开展新的通气治疗方法,即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就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或者机械通气,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0003]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我们首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管道,皮肤等进行评估,然后充分吸净痰液并分离呼吸机,医护人员需要5

6人。俯卧位通气时间越长,通气效果越好,而长时间行俯卧位通气很容易使患者胸侧受压部位出现压疮,增加患者痛苦。目前临床上患者在行俯卧位通气过程中,为防止皮肤受压,医护人员须每隔2小时给患者调整体位,在患者身体下放置水枕或软枕防止皮肤受压,这样不仅给护理人员增加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而且患者在俯卧位通气时给与的水枕或软枕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容易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另外患者在俯卧位通气下无法长时间固定在有效体位和角度,容易挪动,影响通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包括气床垫(1)、控制盒(2)、进气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3)由一端与控制盒(2)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1)相连的第一进气管(3

1)、一端与控制盒(2)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1)相连的第二进气管(3

2)、以及设置在气床垫(1)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进气管(3

1)和第二进气管(3

2)相连的第三进气管(3

3)组成;所述气床垫(1)由凹型垫(1

1)、内嵌在凹型垫(1

1)内的俯卧气囊层(1

2)和与俯卧气囊层(1

2)外贴合的交替气囊层(1

3)组成;所述俯卧气囊层(1

2)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间隔分布的头部气囊组(1

21)、胸部气囊组(1

22)和腿部气囊组(1

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组(1

2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气囊组成,且小椭圆形气囊贴合在大椭圆形气囊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组(1

2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且与面部相匹配的弧形气囊组成,且小弧形气囊贴合在大弧形气囊上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气囊层(1

3)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竖向气囊(1

31)和多个第二竖向气囊(1

32),且第二竖向气囊(1

32)设于相邻所述第一竖向气囊(1

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内设有气泵(2

1)、与气泵(2

1)相连的控制阀(2

2)和用于控制气泵(2

1)和控制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秀刘铜林陈瑜余慧英李艳张文倩王珊胡恒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