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54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模块、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充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过放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电池E1充电时具有过充保护电路,保证不会损坏电池的充电容量,同时具有过放保护电路,保证了电池的电量不会过度损耗,延长了电池E1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具体是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0002]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bms的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的现象,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状态的目的。电源,作为计算机最基本的部件,以及计算机稳定与性能的基础,已经走过了几十载的岁月,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从外观上看大同小异,但是电源的内部已经发生了很多实质性的变化,例如,接口种类、数量、线长/风扇尺寸/功率大小/电路板设计/静音设计以及节能设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搞不明白电源的很多细节问题,是很多玩家头疼的一件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电源的选择失误,轻则影响性能的发挥,中则影响系统稳定性,重则导致各类硬件提前老化,或者损坏。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源往往因为电池充放电的使用不规范,导致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模块、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充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过放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市电电源由220V交流电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感L1、电容C2所构成,开关模块由开关S1、电阻R1所构成,电池充电提示模块由二极管D5、电阻R2所构成,过充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6、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所构成,电池模块由电池E1所构成,过放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5、三极管V1所构成,电池放电提示模块由电阻R6、二极管D9所构成,负载工作模块由负载X所构成。
[0008]22V交流电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容C1、电感L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电阻R2、集成电路U2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7号引脚、电容
C3、电阻R4,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3、电池E1的正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二极管D7的负极。
[0009]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U1的6号引脚、电池E1的负极、集成电路U2的3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2号引脚、电容C3的另一端,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U2的5号引脚,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U2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8号引脚连接集成电路U2的1号引脚,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负载X,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负载X的另一端接地。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6为限流二极管,二极管D5、二极管D9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7、二极管D8为稳压二极管。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容C1、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成电路U1为DW01,集成电路U2为8025。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V1为NPN三极管。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电池E1充电时具有过充保护电路,保证不会损坏电池的充电容量,同时电池在放电时具有过放保护电路,保证了电池的电量不会过度损耗,延长了电池E1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图。
[0017]图2为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0018]图3为DW01的引脚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用于供给电池充电的市电电源,用于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电路导通的开关模块,用于充电的电池充电提示模块,用于电池电量已满时断开充电电路的过充保护模块,用于存储电能的电池模块,用于电池电量较低时断开放电电路的过放保护模块,用于电池放电时发光起提示作用的电池放电提示模块,用于负载工作的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充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
载工作模块,过放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
[0021]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市电电源由220V交流电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感L1、电容C2所构成,开关模块由开关S1、电阻R1所构成,电池充电提示模块由二极管D5、电阻R2所构成,过充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6、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所构成,电池模块由电池E1所构成,过放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5、三极管V1所构成,电池放电提示模块由电阻R6、二极管D9所构成,负载工作模块由负载X所构成。
[0022]22V交流电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模块、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电池充电提示模块、过充保护模块、电池模块,过充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过放保护模块、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过放保护模块连接电池放电提示模块、负载工作模块,所述市电电源由220V交流电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感L1、电容C2所构成,开关模块由开关S1、电阻R1所构成,电池充电提示模块由二极管D5、电阻R2所构成,过充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6、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所构成,电池模块由电池E1所构成,过放保护模块由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5、三极管V1所构成,电池放电提示模块由电阻R6、二极管D9所构成,负载工作模块由负载X所构成;22V交流电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容C1、电感L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电阻R2、集成电路U2的6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7号引脚、电容C3、电阻R4,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杨奇
申请(专利权)人:前海中旗物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