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结构、电器包装及电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53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提供一种防踩踏结构、电器包装及电器组件。防踩踏结构由首尾两端互相连接的纸板弯折形成,防踩踏结构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第三板段、第四板段、第五板段和第六板段,第一板段的远离第二板段的一端与第六板段的远离第五板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板段的主面法向及第五板段的主面法向均沿第一方向,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沿第一方向贴合叠置,第二板段位于第五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则;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第一板段与第六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的一个支撑腿,第三板段与第四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的另一个支撑腿,支撑腿从支撑横梁向第一方向的负向延伸。有利于提升防踩踏结构的强度和支撑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踩踏结构、电器包装及电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踩踏结构、电器包装及电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器的包装形式多是将空调器的两端包裹于泡沫缓冲结构中,再整体放入包装盒中,两端泡沫缓冲结构之间的中间段距离较长,包装盒的中部垮塌、凹陷,影响包装外观和功能。
[0003]尤其是在外力挤压包装盒顶壁时,还可能会导致空调器受到挤压而变形损坏。
[0004]现有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般采用U形纸板作为防踩踏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210338942U、CN205771004U等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然而,该方案防踩踏结构的强度较低,支承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支撑能力较强的防踩踏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防踩踏结构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第三板段、第四板段、第五板段和第六板段,第一板段的远离第二板段的一端与第六板段的远离第五板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板段的主面法向及第五板段的主面法向均沿第一方向,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沿第一方向贴合叠置,第二板段位于第五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则;防踩踏结构由首尾两端互相连接的纸板弯折形成,第一板段及第三板段均相对第二板段向第一方向的负向弯折,第四板段及第六板段均相对第五板段向第一方向的负向弯折;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第一板段与第六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的一个支撑腿,第三板段与第四板段构成支撑横梁的另一个支撑腿,支撑腿从支撑横梁向第一方向的负向延伸;两个支撑腿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沿第二方向,第二板段的尺寸大于第五板段的尺寸,第一板段、第六板段、第五板段、第四板段及第三板段依次分布。
[0007]由上可见,这样支撑腿、支承横梁均由两层纸板构成,有利于提升防踩踏结构的强度,提升防踩踏结构的抗踩踏能力;并且由于弯折形成防踩踏结构的首尾互相连接,因而防踩踏结构的两层之间能够互相借力,进一步有利于提升防踩踏结构的强度。
[0008]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五板段上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板段上具有第一插凸,第一插凸插嵌于第一插槽中;和/或第二板段上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五板段上具有第二插凸,第二插凸插嵌于第二插槽中。
[0009]由上可见,第一插凸与第一插槽的配合有利于为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的配合进行限定位,避免第二板段与第五板段发生相对错动,避免引起防踩踏结构变形,有利于使防踩踏结构保持姿态稳定,有利于使防踩踏结构保持良好的承载能力。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插凸由裁切于第二板段的结构弯折形成;第二插凸由裁切于第五板段的结构弯折形成。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插凸与第一插槽的配合具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组,第一
插槽开设于第五板段的沿第二方向的端部;第二插凸与第二插槽的配合具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组,第二插凸位于第五板段的沿第二方向的端部。
[0012]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撑腿的法向沿第三方向的截面轮廓呈三角形,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板段的主面法向与第六板段的主面法向夹锐角;和/或第三板段的主面法向与第四板段的主面法向夹锐角。
[0013]由上可见,由于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样有利于提升支撑腿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支撑腿的承载能力。
[0014]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板段的主面法线沿第二方向,第三板段的主面法线沿第二方向。
[0015]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使第一板段与包装盒的侧壁贴合,并且使第三板段与包装盒的侧壁贴合,有利于限制支撑腿变形,进一步有利于防踩踏结构的提升支承能力。
[0016]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端、第一连接段及第六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端依次连接,第三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端、第二连接段及第四板段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端依次连接。
[0017]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提升防踩踏结构立置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支撑能力较强的电器包装。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电器包装包括包装盒和前述的防踩踏结构,包装盒具有底壁和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防踩踏结构设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支撑腿立于包装盒的底壁上,第一侧壁与第一板段接触配合,第二侧壁与第三板段接触配合。
[002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包装盒还包括顶壁,顶壁与第二板段贴合叠置。
[0021]本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电器组件。
[0022]本技术提供的电器组件包括电器设备和前述的电器包装,电器设备位于两个支撑腿之间,电器设备位于支撑横梁的下方,第四板段及第六板段均与电器设备接触配合。
[0023]由上可见,这样当外力第一方向的负向施加到电器包装的顶壁上时,在防踩踏结构的支撑作用下,顶壁不容易向下明显变形,顶壁不容易向下凹陷,并且也不会将大部分的压力传递到电器设备上,有利于保证电器设备不被挤压损坏,且有利于避免电器组件的包装变形损坏;本实施例的电器组件能够适应于较多层数的堆叠,能够在人力踩踏的情况下保持电器设备和电器包装完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防踩踏结构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电器组件在顶壁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电器组件在顶壁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的剖切面法线沿X轴方向;
[0027]图4是本技术防踩踏结构可选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28]图5是本技术防踩踏结构可选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防踩踏结构、电器包装及电器组件实施例:
[0030]本实施例的图1至图3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表示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Y轴方向为第二方向,Z轴方向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为第三方向。
[0031]请参照图1及图3,本实施例的防踩踏结构1由首尾两端互相连接的纸板弯折形成,防踩踏结构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11、第二板段12、第三板段13、第四板段14、第五板段15和第六板段16,第一板段11的远离第二板段12的一端与第六板段16的远离第五板段15的一端连接。
[0032]第二板段12的主面法向及第五板段15的主面法向均沿Z轴方向,第二板段12与第五板段15沿Z轴方向贴合叠置,第二板段12位于第五板段15的沿Z轴正向则。
[0033]第一板段11与第三板段13分置于第二板段12的沿Y轴方向的两侧,第一板段11及第三板段13均从第二板段12向Z轴方向的负向弯折,第一板段11的主面法向及第三板段13的主面法向均沿Y轴方向,第四板段14与第六板段16分置于第五板段15的沿Y轴方向的两侧,第四板段14及第六板段16均从第五板段15向Z轴负向弯折,Z轴方向与Y轴方向垂直,沿Y轴方向,第二板段12的尺寸大于第五板段15的尺寸。...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踩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踩踏结构由首尾两端互相连接的纸板弯折形成,所述防踩踏结构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第三板段、第四板段、第五板段和第六板段,所述第一板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板段的远离所述第五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段的主面法向及所述第五板段的主面法向均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第五板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贴合叠置,所述第二板段位于所述第五板段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向则;所述第一板段及所述第三板段均相对所述第二板段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负向弯折,所述第四板段及所述第六板段均相对所述第五板段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负向弯折;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第五板段构成支撑横梁,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六板段构成所述支撑横梁的一个支撑腿,所述第三板段与所述第四板段构成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从所述支撑横梁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负向延伸;两个所述支撑腿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段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五板段的尺寸,所述第一板段、所述第六板段、所述第五板段、所述第四板段及所述第三板段依次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踩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板段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板段上具有第一插凸,所述第一插凸插嵌于所述第一插槽中;和/或所述第二板段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五板段上具有第二插凸,所述第二插凸插嵌于所述第二插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踩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凸由裁切于所述第二板段的结构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插凸由裁切于所述第五板段的结构弯折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踩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凸与所述第一插槽的配合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两组,所述第一插槽开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深远李超耿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