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允超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946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和节能供暖装置,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分布在吊顶面上的室内顶部进风口、分布在室内底部的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分布在混泥土现浇地面上的床底暗藏出风口,节能供暖装置隐藏安装在吊顶面内,利用暗藏吸风管与室内顶部进风口连通,利用暗藏送风管分别与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床底暗藏出风口连通,节能供暖装置设有热水循环组件、送风组件、导流开关件、电辅热组件、高温保护开关、滤尘组件和杀菌组件。通过对空气循环装置和节能供暖装置的创新,实现了一种制热效果好,可快速平衡温差,可有效降低能耗的,人居舒适度高的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冬季一来,寒风呼啸,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样的天气出门,只想窝在屋子里取暖。室内取暖的方式,在南方习惯用空调,在北方则习惯用暖气,这些取暖设备使寒冷的冬天不再难以度过,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但也存在不少缺点。
[0003]长时间采用空调采暖,不仅耗电量大,而且从上而上的热风传递,受热不均匀,往住身体暖和,脚底冰凉,舒适度差强人意。如采用地暖采暖,升温太慢,而且能源利用率极低。
[0004]为此,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平衡温差,可有效降低能耗的,提高人居舒适度的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和节能供暖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分布在吊顶面上的室内顶部进风口、分布在室内底部的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分布在混泥土现浇地面上的床底暗藏出风口,所述节能供暖装置隐藏安装在吊顶面内,通过暗藏吸风管与所述室内顶部进风口连通,通过暗藏送风管分别与所述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所述床底暗藏出风口连通。
[0007]隐藏式的安装,不占用室内区域的空间,并保证室内美观,提高人居舒适性。室内循环装置与节能供暖装置的结合,有效地快速平衡室内温差,起到节能并高效供暖的效果。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全方位分布,使暖气可以全方位地覆盖房间内的每一个角落,加快室内气流的循环速度,让暖气流动更均衡,温差更小。上下相对风口的设置,更有利于快速平衡室内温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设有热水循环组件和送风组件,所述热水循环组件安装在所述送风组件的后方,所述送风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节能供暖装置的进风端,所述送风组件由外部电源提供动力。
[0009]通过对节能供暖装置的创新,利用热水循环组件提供热能,使得采暖成本更经济,有利于节能。
[0010]本技术的热能来源广泛,北方地区常用的集体供暖热水、燃气炉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均可成为热水来源渠道,以热水为能源的空气循环加热方式比传统的热水地暖加热、热水散热片加热的效果更好,室内气流循环更快,热量交换更快,能耗更低。
[0011]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设有引流件,安装在所述送风组件的前方,引导气流通过所述送风组件流动。
[0012]引流件的设置,控制引导气流通过所述送风组件流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热水循环组件设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热水进口设在所述热水出口的后方。
[0014]这样的设置,使热量交换更合理。
[0015]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的出风端设有导流开关件,安装在所述暗藏送风管的前方,调节所述暗藏送风管的通风量大小。
[0016]导流开关件的设置,可调节并控制各出风口的通风量,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室内暖气的适量循环。
[0017]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的出风端设有电辅热组件和高温保护开关,所述电辅热组件与所述高温保护开关均安装在所述热水循环组件的后方,且所述高温保护开关位于所述电辅热组件的前方,所述电辅热组件由外部电源提供动力源,当气流温度超过预先设定温度时,所述高温保护开关切断所述电辅热组件的电源。
[0018]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辅助加热来提升暖气温度,同时通过高温保护开关的设置,又确保使用安全。
[0019]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设有滤尘组件,安装在所述节能供暖装置的进风端与所述送风组件之间。
[0020]进一步地,所述滤尘组件为带负电的PM2.5过滤网。
[0021]滤尘组件的设置,使得节能供暖装置进行暖气循环流通时,可对暖气过滤微小颗粒,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空气的质量指标。
[0022]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供暖装置设有杀菌组件,安装在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滤尘组件之间。
[0023]进一步地,所述杀菌组件为OH游离基负离子除菌。
[0024]杀菌组件的设置,使得节能供暖装置进行暖气循环流通时,可对暖气进行细菌灭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空气的质量指标。
[0025]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实现一种制热效果好,可快速平衡温差,可有效降低能耗的,提高人居舒适度的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
附图说明
[00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室内布置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节能供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11

吊顶面、12

混泥土现浇地面、14

暗藏吸风管、15

暗藏送风管、16

室内顶部进风口、17

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18

床底暗藏出风口、3

节能供暖装置、31

滤尘组件、32

杀菌组件、33

送风组件、341

引流件、342

支架、35

热水循环组件、351

热水进口、352

热水出口、36

高温保护开关、37

电辅热组件、38

导流开关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
理解该技术。
[0031]应注意到:术语“上”、“底”、“顶”、“内”、“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中的内容,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
[003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连接关系或者效果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所示,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和节能供暖装置3,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分布在吊顶面11上的室内顶部进风口16、分布在室内底部的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17、分布在混泥土现浇地面12上的床底暗藏出风口18,节能供暖装置3隐藏安装在吊顶面11内,通过暗藏吸风管14与室内顶部进风口16连通,通过暗藏送风管15分别与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17、床底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和节能供暖装置(3),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分布在吊顶面(11)上的室内顶部进风口(16)、分布在室内底部的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17)、分布在混泥土现浇地面(12)上的床底暗藏出风口(18),所述节能供暖装置(3)隐藏安装在吊顶面(11)内,通过暗藏吸风管(14)与所述室内顶部进风口(16)连通,通过暗藏送风管(15)分别与所述室内底部暗藏出风口(17)、所述床底暗藏出风口(1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供暖装置(3)设有热水循环组件(35)和送风组件(33),所述热水循环组件(35)安装在所述送风组件(33)的后方,所述送风组件(33)安装在支架(342)上,所述支架(342)固定在所述节能供暖装置(3)的进风端,所述送风组件(33)由外部电源提供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供暖装置(3)设有引流件(341),安装在所述送风组件(33)的前方,引导气流通过所述送风组件(33)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循环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组件(35)设有热水进口(351)和热水出口(352),所述热水进口(351)设在所述热水出口(352)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允超
申请(专利权)人:孙允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