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884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及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彼此互联,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用户端提供给用户进行发送和接收信息;发送信息的用户端为源用户端;接收信息的用户端为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源用户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将信息转发到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敏感数据时,按照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信息中的所述敏感数据转换成安全数据。具有安全性高和信息传递效率高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0003]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起起落落,但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之一的区块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比特币形成过程中,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了一定时间内各个区块节点全部的交流信息。各个区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区块与一个区块相继接续,形成的结果就叫区块链。
[0004]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0005]区块链技术具有如下的特点:
[0006]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0007]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0008]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0009]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0010]将区块链技术和社交系统进行结合,可以提升社交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和信息传递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及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和信息传递效率高的优点。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用户端
和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彼此互联,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用户端提供给用户进行发送和接收信息;发送信息的用户端为源用户端;接收信息的用户端为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源用户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将信息转发到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敏感数据时,按照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信息中的所述敏感数据转换成安全数据;转发模块,将安全数据转发至目标终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预设关键词;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关键词时,确定与所述预设关键词对应的识别规则,利用所述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顺序获取预设识别规则中的一个识别规则;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控制子模块,用于在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不存在敏感数据时,触发所述获取子模块执行操作,直至遍历完成所述预设识别规则中的所有识别规则。
[0016]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查看所述敏感数据的密码;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密码正确时,按照所述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安全数据还原成所述敏感数据。
[0017]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显示具有所述敏感数据的所述信息的起始时间;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执行所述转换模块;在所述当前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时,执行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001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强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彼此互联,构成区块链网络;步骤2:用户端提供给用户进行发送和接收信息;发送信息的用户端为源用户端;接收信息的用户端为目标用户端;步骤3:信息处理装置对源用户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将信息转发到目标用户端。
[0019]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敏感数据时,按照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信息中的所述敏感数据转换成安全数据;转发模块,将安全数据转发至目标终端。
[0020]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预设关键词;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关键词时,确定与所述预设关键词对应的识别规则,利用所述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
[0021]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顺序获取预设识别规则中的一个识别规则;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控制子模块,用于在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不存在敏感数据时,触发所述获取子模块执行操作,直至遍历完成所述预设识别规则中的所有识别规则。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区块链进行社交信息交流,因为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之间都是对等的,因此其信息交流将会更加有效率,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对信息进行敏感信息识别,对识别后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加密后的信息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用户端和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彼此互联,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用户端提供给用户进行发送和接收信息;发送信息的用户端为源用户端;接收信息的用户端为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源用户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将信息转发到目标用户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敏感数据时,按照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信息中的所述敏感数据转换成安全数据;转发模块,将安全数据转发至目标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预设关键词;第一执行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中存在所述预设关键词时,确定与所述预设关键词对应的识别规则,利用所述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按照设定顺序获取预设识别规则中的一个识别规则;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控制子模块,用于在利用获取的识别规则确定所述信息中不存在敏感数据时,触发所述获取子模块执行操作,直至遍历完成所述预设识别规则中的所有识别规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查看所述敏感数据的密码;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密码正确时,按照所述预设加密规则将所述安全数据还原成所述敏感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显示具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三锐
申请(专利权)人:尝试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