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本申请提供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包括内筒以及套设在内筒外侧的外筒;内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条,外筒内壁对应凸条分别设置凹槽;通过卡接在凹槽内的凸条套设在外筒内侧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缝隙,内筒的外壁对应相邻的凸条之间均匀内嵌若干个可转动地滚珠,滚珠的边缘可转动地抵接在外筒的内壁上;内筒的一端设置第一喷射头,第一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喷嘴;外筒对应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设置第二喷射头,第二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喷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内筒相对于外筒设置为可滑移地抽拉式结构,可以调节内筒及外筒中两种液体的喷射距离,以方便对不同的喷射要求调整内筒及外筒的相对位置。同的喷射要求调整内筒及外筒的相对位置。同的喷射要求调整内筒及外筒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


[0001]本公开涉及机器人施肥
,具体涉及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

技术介绍

[0002]喷雾在工业以及农、林业等诸多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农林业方面应用喷雾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因此喷雾作业是实施栽培农业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农田喷药主要采用人工喷药和喷药机械喷药等方式,人工喷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人体伤害大,目前这种方式逐渐被淘汰。机械喷药高效便捷,目前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喷药机械结构大都比较简单,不能实现药肥共施的喷洒形式,即使实现了一次作业同时喷洒多种液体的喷洒形式,但是喷雾管的结构大都是固定结构,不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喷雾管的喷洒距离,因此使用上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包括内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所述外筒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外筒内壁对应所述凸条分别设置凹槽,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通过卡接在凹槽内的凸条套设在外筒内侧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缝隙,所述内筒的外壁对应相邻的凸条之间均匀内嵌若干个可转动地滚珠,所述滚珠的边缘可转动地抵接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内筒的一端设置第一喷射头,所述第一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喷嘴;所述外筒对应所述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设置第二喷射头,所述第二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喷嘴。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一喷射头连通的第一储液腔,所述内筒外部远离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液管,所述内筒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将第一储液腔与外部第一输液端相连通;所述外筒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二喷射头连通的第二储液腔,所述外筒外部远离第二喷射头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液管,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第二进液管将第二储液腔与外部第二输液端相连通。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射头对应各个所述第一喷嘴的一侧设置第一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流量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的边缘对应各个所述第一喷嘴分别设置第一遮挡片,所述第一喷射头的端部中心设置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板旋转的第一棘轮结构。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各个所述第一喷嘴上分别设有带有十字纹裂口的第一隔膜,所述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由所述第一隔膜上的十字纹裂口喷射至第一喷嘴的外部。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各个所述第二喷嘴上分别设有带有十字纹裂口的第二隔膜,所述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体由所述第二隔膜上的十字纹裂口喷射至第二喷嘴
的外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包括内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所述外筒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外筒内壁对应所述凸条分别设置凹槽,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通过卡接在凹槽内的凸条套设在外筒内侧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缝隙,所述内筒的外壁对应相邻的凸条之间均匀内嵌若干个可转动地滚珠,所述滚珠的边缘可转动地抵接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内筒的一端设置第一喷射头,所述第一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喷嘴;所述外筒对应所述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设置第二喷射头,所述第二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喷嘴。
[0010]设置相对独立的内筒及外筒,可分别在内筒及外筒中输入不同种类的液体,从而实现药肥共施的喷射结构。另外内筒外壁上设置凸条,外筒的内壁上对应凸条设置凹槽,凸条卡接在凹槽内,因此可以实现内筒相对于外筒的滑移抽拉,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内筒及外筒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内筒中的喷射液体与外筒中的喷射液体的两种液体的喷射距离,以方便对两种液体不同的喷射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2]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喷射头上设置第一流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喷嘴上设置第一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0、内筒;110、凸条;120、滚珠;130、第一喷射头;131、第一喷嘴;132、第一隔膜;140、第一储液腔;141、第一进液管;200、外筒;210、通孔;220、凹槽;230、第一喷射头;231、第二喷嘴;240、第二储液腔;241、第二进液管;310、第一旋转板;320、第一遮挡片;330、第一棘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6]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内筒100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筒100外侧的外筒200,所述外筒200中部设有通孔210,所述内筒100套设在所述通孔210内;所述内筒10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条110,所述外筒200内壁对应所述凸条110分别设置凹槽220,所述凸条110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220内;通过卡接在凹槽220内的凸条110套设在外筒200内侧的内筒100与外筒200之间设置缝隙,所述内筒100的外壁对应相邻的凸条110之间均匀内嵌若干个可转动地滚珠120,所述滚珠120的边缘可转动地抵接在外筒200的内壁上;所述内筒100的一端设置第一喷射头130,所述第一喷射头130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喷嘴131;所述外筒200对应所述第一喷射头130的一端设置第二喷射头230,所述第二喷射头230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喷嘴231。
[00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筒100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一喷射头130连通的第一
储液腔140,所述内筒100外部远离第一喷射头130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液管141,所述内筒100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141将第一储液腔140与外部第一输液端相连通;所述外筒200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二喷射头230连通的第二储液腔240,所述外筒200外部远离第二喷射头230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液管241,所述外筒200通过所述第二进液管241将第二储液腔240与外部第二输液端相连通。
[0018]本实施例中通过套设在一起相对独立的内筒100与外筒200,可在内筒100的第一储液腔140内输入一种液体,可同时在外筒200的第二储液腔240内输入另一种液体,两种液体可以不同,因此可实现喷洒机器人的药肥共施的喷洒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
[0019]本实施例中第一种液体由外部第一输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141进入内筒100的第一储液腔140内,并由第一喷射头130的各个第一喷嘴131喷射至内筒100外部。同样的,第二种液体由外部第二输液端通过第二进液管241进入外筒200的第二储液腔240内,并由第二喷射头230的各个第二喷嘴231喷射至外筒200的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所述外筒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外筒内壁对应所述凸条分别设置凹槽,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通过卡接在凹槽内的凸条套设在外筒内侧的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缝隙,所述内筒的外壁对应相邻的凸条之间均匀内嵌若干个可转动地滚珠,所述滚珠的边缘可转动地抵接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内筒的一端设置第一喷射头,所述第一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喷嘴;所述外筒对应所述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设置第二喷射头,所述第二喷射头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肥共施机器人的喷雾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一喷射头连通的第一储液腔,所述内筒外部远离第一喷射头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液管,所述内筒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将第一储液腔与外部第一输液端相连通;所述外筒内设有中空的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云卫勇张大川单慧勇包宁赵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利易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