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
,具体为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内科病证,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因此,拔罐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技术中有时使用抽气罐代替传统的火罐。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抽气罐在使用时,不方便控制罐体产生的吸力,使用者无法快速的得知吸力大小,有时会出现吸力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影响使用效果,并且在走罐的过程中,由于罐体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较大,可能划伤皮肤,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现有技术中的抽气罐在使用时,不方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包括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罐体(4)的底部加工有环形槽(7),所述罐体(4)的内部设有抽气装置(1);所述抽气装置(1)包括竖杆(101)、第一圆板(102)、第一橡胶板(103)、短杆(104)、第一弹簧(105)、圆柱(106)、橡胶套(107)、指针(108)、刻度(109)、通孔(110)、短管(111)和拉环(112);所述竖杆(101)的外壁上方活动连接有短管(111),所述短管(111)的外壁贯穿罐体(4)的顶部,且短管(111)的外壁与罐体(4)固定在一起,所述竖杆(101)的顶部与拉环(112)的底部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杆(101)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102),所述第一圆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板(103),所述第一橡胶板(103)的外壁与罐体(4)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竖杆(10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5),所述第一弹簧(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106),所述圆柱(1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07),所述橡胶套(107)的外壁与竖杆(10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圆柱(1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针(108),所述竖杆(10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110),所述竖杆(10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短杆(104),所述竖杆(101)的外壁右侧加工有刻度(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的外壁套接有橡胶管(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11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1)的右侧设有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