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55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所述多层保温施工构造包括基础梁和保温层,基础梁截面呈矩形,所述保温层包括贴合设置在基础梁左侧长边处的第一保温层、贴合设置在基础梁右侧长边处的第二保温层和设置在基础梁的下部短边处的第三保温层;第一保温层顶部、第二保温层顶部与基础梁的上部短边顶面平齐;第一保温层有三片,第一保温层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两片第一保温板和一片第二保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科学合理、施工成品质量好,牢固耐用、施工过程操作方便、成本可控,具有推广性。具有推广性。具有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被动式住房的地下基础梁,该部位正常住宅无需进行设置保温,被动式住宅由于节能要求该部位需进行保温施工,且现行做法均按外墙保温施工方法施工,因地下结构涉及回填土对保温造成挤压,为保证保温安装稳固性,特进行该部位节点改进。
[0003]现有施工技术的缺点:1,现有技术仅进行砂浆粘接,回填土过程中易脱落;2,保温层顶部和底部未采用发泡胶密实,回填土易对保温板腐蚀破坏;3、先将回填土回填至保温板标高底部,避免回填夯实过程中对保温板破坏;4、基础梁底部保温作为基础梁底模施工,能够缩短工期,保证底面保温粘贴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要解决施工后,回填土过程中易脱落、回填土易对保温板腐蚀破坏、回填夯实过程中对保温板破坏率高、成本高、保温结构稳定性有限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被动式地下基础梁结构多层保温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保温施工构造包括基础梁(8)和保温层,基础梁(8)截面呈矩形,所述保温层包括贴合设置在基础梁(8)左侧长边处的第一保温层、贴合设置在基础梁(8)右侧长边处的第二保温层和设置在基础梁(8)的下部短边处的第三保温层;第一保温层顶部、第二保温层顶部与基础梁(8)的上部短边顶面平齐;第一保温层有三片,第一保温层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两片第一保温板(1)和一片第二保温板(2);第一保温板(1)的长度大于第二保温板(2)、第二保温板(2)的长度大于矩形长边的长度,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的下部均向下延伸,第二保温板(2)下部与第一保温板(1)下部之间留有缺口;第二保温层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两片第三保温板(3)和一片第四保温板(4),第三保温板(3)的长度与基础梁(8)截面长边的长度相等,第四保温板(4)向下延伸;第三保温层有三片,第三保温层包括贴合设置在基础梁(8)的下部短边上的第五保温板(5)、第六保温板(6)和第七保温板(7),第五保温板(5)的右侧面向外延长、第五保温板(5)的延长段抵接在第四保温板(4)向下延伸区域的左侧面;第六保温板(6)上部贴合设置在第五保温板(5)下部、第六保温板(6)左侧抵在第二保温层右侧面;第七保温板(7)上部贴合设置在第六保温板(6)下部、第七保温板(7)左侧抵在第一保温层右侧面;第六保温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昊孙鸿志赵学丹杨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