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装置和食品加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39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阀体装置和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具有排料口,所述阀体装置包括:阀座、排料管以及挤压机构。阀座能安装到所述食品加工机上;排料管与所述阀座连接并能对接所述排料口,所述挤压机构作用于所述排料管外部,以使得所述排料管在自然导通状态或者受力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排料管包括能与所述挤压机构接触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上形成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得阀体装置清洗方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体装置和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阀体装置和应用该阀体装置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加工机产品中,例如对于料理机等产品,食材在搅打杯被加工后,需要通过管路流入成品杯,因此需要在管路上设计开闭和控制流动特性的阀门,相关技术中,食品加工机的阀体结构大多是将开关(或阀门)的通道与管路内壁连接,从而实现管路的通断,这种方式存在内部藏渣、不易清洁,对密封要求高等问题,成本也比较高,并且该阀体结构存在着清洗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阀体装置,旨在实现在阀体装置不易形成污渍残留,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阀体装置,用于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具有排料口,所述阀体装置包括:
[0005]阀座,能安装到所述食品加工机上;
[0006]排料管,与所述阀座连接并能对接所述排料口;以及
[0007]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作用于所述排料管外部,以使得所述排料管在自然导通状态或者受力闭合状态之间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装置,用于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具有排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能安装到所述食品加工机上;排料管,与所述阀座连接并能对接所述排料口;以及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作用于所述排料管外部,以使得所述排料管在自然导通状态或者受力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排料管包括能与所述挤压机构接触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上形成有加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挤压段外壁面上的磨砂纹路;或者,所述加强结构为凸设在所述挤压段外壁面上的加强筋;或者,所述排料管挤压段的壁厚大于所述排料管中与所述挤压段连接的其他管体的壁厚,所述挤压段自身形成为所述加强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板,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压板挤压所述排料管以使之闭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排料管接触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排料管形状适配的挤压槽,和/或,所述压板与所述排料管接触的表面凸设有挤压筋条。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所述排料管由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穿过,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中的至少一者靠近所述排料管移动,以配合挤压所述排料管,其中,定义所述排料管与所述第一压板接触的管壁的壁厚为T1,与所述第二压板接触的管壁的壁厚为T2,定义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压紧所述排料管使之闭合时,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排料管接触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为H,其中,H=(0.6~0.95)*(T1+T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阀座活动连接,所述排料管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能带动所述排料管一同由所述阀座抽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料管能从所述支架拆出。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形成有导槽,所述支架能沿所述导槽滑动,以带动所述排料管进入所述阀座内而与所述排料口对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导槽内,所述挤压组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使所述排料管受力闭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潘典国杨保民刘小凯周忠宝李家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