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总成以及混凝土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36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以及混凝土泵车,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第一副车架本体(100)、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和斜撑机构;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分体设置并配置为能够沿混凝土泵车的底盘(500)的长度方向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盘(500)上,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配置为用于承载底架总成(600);所述斜撑机构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底架总成(6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之间提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副车架总成具有便于运输和存储、便于控制成本、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总成以及混凝土泵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以及混凝土泵车。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泵车的副车架总成起着连接底盘和上装的重要作用。在混凝土泵车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先将副车架总成吊装在工作台上,再将底架总成吊装在副车架总成上,现场配焊底架总成和副车架总成,随后将走台板总成、泵送单元、下车输送管总成及其他附属零件装配在焊接总成上,完毕后整体吊装到底盘工位上,最后现场配焊连接板,将副车架总成和底盘连接在一起。
[0003]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泵车的副车架总成至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存放及运输不便。2、在生产线上配焊的效率偏低,对工人的焊接技术要求较高。3、吊装时危险性较高,易和其他物品碰撞。4、生产线较长,容易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以及混凝土泵车,该副车架总成具有便于运输和存储、便于控制成本、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第一副车架本体(100)、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和斜撑机构;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分体设置并配置为能够沿混凝土泵车的底盘(500)的长度方向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盘(500)上,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配置为用于承载底架总成(600);所述斜撑机构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底架总成(6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之间提供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包括第一端面(110),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110)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210),所述第一端面(110)和所述第二端面(21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端面(110)和所述第二端面(210)均为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30~90
°
,所述第二端面(210)与所述第一端面(110)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车架本体(100)和所述第二副车架本体(200)之间的最小距离L为0~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多个连接板组,每个所述连接板组包括上连接板(410)和下连接板(420),多个所述上连接板(410)设置在所述第一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志赵清吴瀚晖刘兆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