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叶片、离心风机和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29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离心风机和衣物处理装置,风机叶片包括:压力面和吸力面;凹陷部,设置于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通过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陷部,能够增强气流在原分离点的湍流扰动,从而将气流分离点后移,即能够使气流延迟分离,减小分离区,进而减小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风机流量。风机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叶片、离心风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风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叶片、一种离心风机和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离心风机应用范围很广,如家电行业中干衣机、吸尘器、吹风机等均使用到离心风机。当前离心风机的设计基本上为光滑叶片。离心风机工作时,气流在叶片流道中很容易出现流动分离,产生涡流,增大了叶片流道阻力,降低了风机流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0007]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风机叶片包括:压力面和吸力面;凹陷部,设置于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包括压力面、吸力面和凹陷部,具体而言,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陷部,能够理解的是,风机叶片的压力面为风机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迎风面,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为风机运行中,风机叶片的背风面,相邻两个风机叶片之间形成气流的流道,风机运行产生的气流经气流流道流出至风机的蜗壳内,并由蜗壳的出风口流出。详细地,可以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上设置凹陷部,也可以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设置凹陷部,当然,也可以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设置凹陷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离心风机在工作时,气流在气流流道中很容易产生气流的流动分离,进而在气流流道内产生涡流,因而导致增大气流在气流流道内的流动阻力,降低风机流量和效率。通过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陷部,能够增强气流在原分离点的湍流扰动,从而将气流分离点后移,即能够使气流延迟分离,减小分离区,进而减小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
[0009]能够理解的是,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产生的气流分离程度不同,在风机吸力面产生的流动分离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可以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设置凹陷部,以在凹陷部近壁区的气流形成紊流,达到减少气流流道内气流流动阻力的目的。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风机叶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凹槽沿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
[0012]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即限定了风机叶片上设置的凹陷部的具体结构,具体地,凹槽沿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能够有效增强气流在原分离点的湍流扰动,从而将气流分离点后移,即能够消除或削弱气流在气流流道内的流动分离,进而减小
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
[0013]能够理解的是,凹槽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即多个凹槽分布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至少一个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气流的湍流扰动,延迟分离点,减小分离区,进而减小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具体凹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槽沿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风机叶片。
[0015]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凹槽沿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风机叶片,详细地,凹槽沿风机轴向贯通设置,能够在增强风机叶片近壁区气流的湍流扰动,以延迟气流分离点,提升风机运行效率和风量的基础上,便于风机叶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出模,进而降低风机叶片的生产制造难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风机叶片的生产成本。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凹坑。
[0017]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凹坑,即限定了风机叶片上设置的凹陷部的具体结构,具体地,通过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至少一个凹坑,能够有效增强气流在原分离点的湍流扰动,从而将气流分离点后移,即能够消除或削弱气流在气流流道内的流动分离,进而减小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
[0018]能够理解的是,凹坑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即多个凹坑分布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至少一个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气流的湍流扰动,延迟分离点,减小分离区,进而减小气流在气流流道中的流动阻力,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具体凹坑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设置于吸力面。
[0020]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将凹陷部设置在吸力面,能够理解的是,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产生的气流分离程度不同,其中,气流在气流流道内产生的流动分离现象一般集中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通过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设置凹陷部,能够有效增强气流在吸力面的原分离点的湍流扰动,达到减少气流流道内气流流动阻力的目的。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风机叶片还包括第一端,第一端位于风机叶片靠近风机轴心的一端,其中,将穿过第一端并与风机外缘同心的圆设为第一基准圆,吸力面经第一端的切面与穿过第一端的第一基准圆的切面之间所呈的角度α满足0
°
≤α≤45
°

[0022]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风机叶片还包括第一端,第一端即风机叶片靠近风机轴心的一端,详细地,风机叶片的吸力面在第一端上的切面与穿过第一端的第一基准圆的切面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风机叶片的入口角度,即风机运行过程中,气流流入气流流道时的入口角度。相关技术中是从绝对坐标系下观察叶片中的气流流动,认为气流沿径向流入风机叶片的气流流道中,为减小流动损失,叶片入口设计基本保持径向,即叶片入口角均比较大,导致风机工作时气流对叶片的冲击损失较大,叶片的气流流道中的涡流比较明显,造成气流的流动阻力较大,降低风机效率。若将坐标系放在旋转叶片上来观察,气流则大体上是沿风机叶轮的周向方向进入风机叶片的气流流道的。基于叶轮坐标系的气流运动方向对风机叶片的入口角度进行设置,即将风机叶片的气流入口角度限定在0
°
至45
°
之间,也就是说,将风机叶片的气流入口角度限定的较小,能够使得气流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平缓过
度,从而能够减少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冲击,并能够减少涡流现象的发生,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气流在风机叶片入口处的冲击损失和涡流损失,进一步提高风机效率和风机流量。
[0023]能够理解的是,若风机叶片的入口角度过大,即风机叶片入口近似沿风机叶轮的径向方向分布,从而气流在流动时会在风机叶片入口的压力面产生较大的冲击,造成冲击损失,降低风量,通过将风机叶片的入口角度设计的较小,能够使得气流在风机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平缓过度,从而能够减少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冲击,并能够减少涡流现象的发生。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风机叶片还包括第二端,第二端位于风机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面(110)和吸力面(120);凹陷部(130),设置于所述压力面(110)和所述吸力面(120)中的至少一个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3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131),所述凹槽(131)沿所述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1)沿所述风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风机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30)包括至少一个凹坑(13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30)设置于所述吸力面(120)。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片还包括:第一端(140),位于所述风机叶片靠近风机轴心的一端;其中,将穿过所述第一端(140)并与风机外缘同心的圆设为第一基准圆,所述吸力面(120)经所述第一端(140)的切面与穿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