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芳贵专利>正文

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88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包括一环形支架,支架被一套调节机构调节倾斜角度,所述支架上中心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内竖向滑动连接一撑座,撑座内固定连接一夯实机构,所述撑座被一套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限位装置限制向上滑动的移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滑杆在滑筒内的滑动使得支架倾斜,通过降低支架的高度来解放夯实机构对地面的冲击压缩量,以此来调节机器对地面的夯实力度,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限位装置中的扣板可跟随支架的倾斜向下移动,以限制撑座振动时所能上升的高度,从而使得支架产生振动,并利用支架倾斜时振动作用地面的力使得地面对装置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方便人员移动装置。方便人员移动装置。方便人员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打夯机的
,尤其涉及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夯机是一种用于夯实路面的机械,其利用冲击或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同时也可以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对路面进行破碎,同时也用于开沟和旧路面的重修维护;现有的打夯机大致分为快速冲击夯和强力夯两类,其中快速冲击夯多由电动机驱动夯锤做快速冲击运动以夯实土壤,但现有的快速冲击夯大多都没有用于调节机器夯实地面深度的功能,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经验来判断机器对地面的夯实压缩量是否达到了要求,做不到对地面进行统一压缩量的夯实作业,且现有的快速冲击夯也不方便移动,往往利用机器振动跳起后对机器施加作用力的方式,来推动机器进行行进,导致在一些特殊的工程中快速冲击夯的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快速冲击夯不方便人员判断机器对地面的夯实压缩量是否达到要求,且机器不方便移动,导致快速冲击夯的适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包括一环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左侧下端固定连接一倾斜设置的滑筒,所述支架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与滑筒之间呈周向均等间隔分布在支架上,所述滑筒内轴向滑动连接一滑杆,所述滑杆经调节机构调节调节支架倾斜角度;所述支架,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为纵向布置的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对称布置,各个连接块内侧面竖向滑动连接一环形撑座,所述撑座上固定连接夯实机构,在支架发生倾斜时夯实机构仍能保持竖直状态夯实地面。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一环形支架,支架上铰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内竖向滑动连接一撑座,所述撑座内固定连接夯实机构,通过调节一滑杆在滑筒内的滑动使得支架发生倾斜,以降低支架的高度来解放夯实机构对地面的冲击压缩量,以此来调节本装置对地面的夯实力度,提高了夯实机器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限制撑座振动时所能上升的高度,使得撑座能够影响支架,使得支架发生倾斜时也将产生振动,并通过一套支撑机构实现,在支架倾斜角度到达某一数值后支架的振动使得地面对装置产生向前的力,方便人员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0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一。
[000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二。
[000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三。
[001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三中A的局部视图。
[001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一。
[001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二。
[0013]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三。
[0014]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四。
[0015]图中,1、支架;2、滑筒;3、套筒;4、滑杆;5、连接块;6、撑座;7、第一齿条;8、第一齿轮;9、蜗轮;10、蜗杆;11、手轮;12、电机;13、壳筒;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连接杆;17、夯锤;18、第三固定板;19、主弹簧;20、加强杆;21、副弹簧;22、连接盘;23、连接板;24、固定销;25、滑道;26、第二齿条;27、第二齿轮;28、第三齿轮;29、第四齿轮;30、扣板;31、第三弹簧;32、第一滚轮;33、支撑杆;34、第四弹簧;35、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1

9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

5,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包括一环形支架1,所述支架1左侧下端固定连接一与支架1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的滑筒2,预设的,滑筒2与支架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75
°
,相对于将滑筒2垂直设置,此种方式更便于支架1倾斜后保证整个装置的平衡,所述滑筒2内滑动连接有一贯穿支架的滑杆4,所述滑杆4下端纵向对称铰接两个第一滚轮32,预设的,滑杆4在滑筒2内只被允许沿着滑筒2侧壁进行滑动,不允许滑杆4发生转动,保证两个第一滚轮32一直保持直线行进,所述滑杆4上端轴向固定连接一第一齿条7,所述第一齿条7啮合配合一横向铰接在支架1上的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同轴固定连接一蜗轮9,所述蜗轮9配合一横向铰接在支架1上的蜗杆10,所述蜗杆10上固定连接一手轮11,满足可通过转动手轮11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8通过与第一齿条7的啮合关系进而带动滑杆4在滑筒2内进行滑动,从而改变支架1到第一滚轮32的距离,所述支架1上纵向铰接有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连接块5,两个所述连接块5内竖向滑动连接一环形撑座6,满足撑座6可在连接块5内进行滑动的同时,可绕连接块5的铰接轴进行转动,相对的,当支架1发生倾斜时,不会干涉撑座6在连接块5内的滑动,同时在支架1发生倾斜时,连接块5将根据撑座6受到的力绕其铰接轴转动,使得其自身状态保持不变,所述撑座6上竖向固定连接一电机12,预设的,所述电机12设置的位置位于撑座6轴心线上,以便撑座6受力更加合理,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竖向固定连接一套夯实机构实现对地面的夯实作业,还包括一连接在支架1上的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撑座6上下滑动的位移量,所述支架1下端竖向固定连接一组支撑机构实现支撑支座的作用,满足在转动手轮11使得滑杆4在滑筒2内滑动时,因为支撑机构支撑支架1的原因,将使得支架1相对于地面发生角度变化,预设的,通过限制撑座6上下滑动的位移量使得夯实机构夯实地面产生的反力作用在支架1上,使得支架1产生振动,进而支架1的振动将对支撑机构产生压力,在改变支架1倾斜角度到一定数值后这种压力将使得
整体装置产生向前行进的力实现装置行进,在地面状态不支持装置行进时也将方便人员拉动装置行进。
[0018]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

7,所述夯实机构包括一同轴竖向固定连接在环形撑座6内的壳筒13,所述壳筒13内置有一竖向固定连接在电机12输出轴上的连接盘22,所述连接盘22下方置有一固定连接在壳筒13上的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上方竖向滑动连接一连接板23,满足连接板23可竖向滑动但不允许其转动,所述连接板23上横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固定销24,所述固定销24与开设在连接盘22上的滑道25滑动配合,预设的,滑道25设置的轨迹满足随着电机12输出轴的转动,滑道25将通过与固定销24的配合关系带动连接板23从初始位向上滑动,在上升到某一高度后,连接板23到达抬升位随后滑道25向上的弧面结束,连接板23将再次回到初始位,在连接板23从初始位被带动至抬升位再次回到初始位的过程中电机12输出轴则刚好转动一圈,所述连接板23下方固定连接一贯穿第一固定板14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下端固定连接一夯锤17,预设的,所述的夯锤17自身具有较大的重量,以便能够产生足够的冲击力来对地面进行夯实作业,且夯锤17左侧为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包括一环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左侧下端固定连接一倾斜设置的滑筒(2),所述支架(1)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3),两个所述套筒(3)与滑筒(2)之间呈周向均等间隔分布在支架(1)上,所述滑筒(2)内轴向滑动连接一滑杆(4),所述滑杆(4)经调节机构调节支架(1)倾斜角度;所述支架(1),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为纵向布置的连接块(5),两个连接块(5)对称布置,各个连接块(5)内侧面竖向滑动连接一环形撑座(6),所述撑座(6)上固定连接夯实机构,在支架(1)发生倾斜时夯实机构仍能保持竖直状态夯实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轴向固定连接在滑杆(4)上端的第一齿条(7),所述第一齿条(7)啮合配合一横向铰接在支架(1)上的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同轴固定连接一蜗轮(9),所述蜗轮(9)配合一横向铰接在支架(1)上的蜗杆(10),所述蜗杆(10)左端固定连接一手轮(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式工程用地基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机构包括一竖向同轴固定连接在撑座(6)上端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下方置有一与撑座(6)同轴固定连接的壳筒(13),所述壳筒(13)内固定连接一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下方置有一固定连接在壳筒(13)内的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轴心处竖向设置有一贯穿第一固定板(14)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下端固定连接一夯锤(17),所述夯锤(17)上方置有一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6)上的第三固定板(18),所述第三固定板(18)与壳筒(13)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固定板(18)与第一固定板(14)之间连接有一套设在连接杆(16)上的主弹簧(19),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下端周向均等间隔连接有四个贯穿第二固定板(15)和第三固定板(18)的加强杆(20),所述第三固定板(18)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连接有套设在四个加强杆(20)上的副弹簧(21),所述连接杆(16)通过一抬升装置与电机(12)输出轴连接实现对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芳贵刘培瑜贺丰年路会超任娟娟秦华川谭伟杰刘丹丹仝瑞滔杨彩庆石国旗
申请(专利权)人:康芳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