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抬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74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8
一种床头抬高器,包括直板型滑道和平台;滑道的顶部与平台的一边连接,滑道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头抬高器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床头抬高器。

技术介绍

[0002]鉴于目前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需求,以及2002年至今多版Sepsis治疗指南的要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将床头抬高30
°
,以减少误吸性肺炎及坠积性肺炎等症状发生。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922056716.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床头角度调整及报警病床,包括床体、床板以及与床板铰接的床头,床板上设有床头抬高器,通过在床板一端摇动手摇轮,带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使另一侧床头以折叠的形式上升,直到与床板的夹角达到30
°
。然而这类靠摇高床头的方法,会让患者的身体弯曲部位受压,容易产生骶尾部褥疮以及髂静脉血栓,在倚靠床头的过程中,患者还会向床尾方向下滑,护理人员需要将病人体位重新扶正,这就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为此,专利号为CN201920824560.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家庭式抬高床头架,包括床架、床头、两个支架、底座、支撑板、丝杆结构、支撑管和摇杆等,支撑板与床头连接,通过摇杆带动丝杆结构实现支撑板的上升和下降,以调节整块床板的角度。该技术方案虽然避免了将床头折叠,卧于床板上的患者身体不会再弯曲受压,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和床架、床板连接,一般情况下需要预制,因此并不方便在常见的普通病床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头抬高器,它能够直接将床头垫高,达到护理要求的高度,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床头抬高器,包括直板型滑道和平台;滑道的顶部与平台的一边连接,滑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30
°
;平台另一边的底部两侧固定有支撑脚;滑道的两侧、平台的后侧均设有挡板,平台的前侧设有限位装置。
[00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原理在于:滑道、平台和支撑脚构成牢固的支撑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两个床头抬高器按照床宽放置在地面上,然后由护理人员将带有轮子的病床顺着滑道推至平台上,然后用限位装置将轮子限位于平台上,避免滑落。通过将病床垫高的方式使床头达到护理角度的要求。
[000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不改变原有病床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床下的轮子推入抬高器的方式使床头垫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同时床头抬高有利防止病人胃食管反流、防止误吸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问题,同时保持了床体及患者身体的平直,不必弯曲,从而避免了由于患者骶尾部长时间过度受力所致的压疮以及下肢静脉流不畅所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技术床头抬高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本技术床头抬高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3为本技术床头抬高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滑道;2、平台;3、支撑脚;4、挡板;5、支撑板;6、防滑层;7、顶杆;8、通孔;9、插杆;10、卡槽;11、卡板;12、凹槽;13、楔形凸楞。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床头抬高器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14]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床头抬高器,包括直板型滑道1和平台2;滑道1的顶部与平台2的一边连接,滑道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30
°
;平台2另一边的底部两侧固定有支撑脚3;滑道1的两侧、平台2的后侧均设有挡板4,平台2的前侧设有限位装置。
[0015]滑道1、平台2和支撑脚3构成牢固的支撑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两个床头抬高器按照床宽放置在地面上,然后由护理人员将带有轮子的病床顺着滑道1推至平台2上,然后用限位装置将轮子限位于平台2上,避免滑落。在不改变原有病床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推入的方式使床头垫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床头抬高有利防止病人胃食管反流、防止误吸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问题,同时保持了床体及患者身体的平直,不必产生弯曲,从而避免了患者由于骶尾部长时间过度受力所致的压疮以及下肢静脉流不畅所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
[0016]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滑道1、平台2和支撑脚3均采用4.5mm厚度的钢结构,支撑脚3工设有4个。既足以耐受超大体重患者的承重,同时保证抬高器本身的自重,在床铺的上下推动中,不易发生变形或移位。按照床长210cm,床面高度70

75cm为例,需要将床头抬高至105cm左右,即可实现床头抬高30
°
的护理要求。平台2的高度为15

20cm,滑道1为50cm。以医院病床常见的四角滑轮的尺寸15*15*10,滑道1和平台2的宽度大于15cm,以便推床的过程中顺畅。
[0017]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滑道1的下端以及支撑脚3的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5。用于稳定抬高器,以防在推床时抬高器轻易发生移位或侧翻,影响顺利操作。
[001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板5的底部设有防滑层6。用于防止抬高器与地面摩擦产生噪音,又能够防止抬高器发生滑动。
[0019]进一步地,平台2的后部设有顶杆7。一般床下的轮子与床前缘有一定的距离,而抬高器是垫在轮子下的,因此,为了防止在推床时,抬高器发生移动,可以利用顶杆7抵住抬高器后的墙。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顶杆7为钢结构,顶杆7焊接在支撑脚3底部的支撑板5后侧,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杆7还可以焊接在平台2上。
[0020]进一步地,如图1、图2 所示,平台2的两侧均设有挡板4;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平台2两侧挡板4上的通孔8或卡槽10以及与通孔8相匹配的插杆9或者与卡槽10相匹配的卡板1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平台2两侧挡板4上的通孔8和与通孔8相匹配的插杆9。当护理人员将床由滑道1推上平台2时,利用插杆9插入通孔8内,用于挡住床下的轮子,防止轮子滑入滑道1内。如需将床平放,将插杆9取下,将床从抬高器上推下即可。
[0021]进一步地,如图2 所示,当床下的轮子进入平台2上时,为了防止床发生晃动时轮
子四处滑动,平台2的中部设有凹槽12,使轮子的下部进入该凹槽12内。由于只有一小部分的轮子在凹槽12内,因此再次将床推下时,也不费力。
[0022]进一步地,如图2 所示,滑道1顶面设有楔形凸楞13。楔形凸楞13的斜角方向朝下,将床推上滑道1时,轮子能够顺着斜面向上滑动。当将床推下滑道1时,由于凸楞能够对轮子增加阻力,以防床快速滑落,产生颠簸。
[0023]进一步地,顶杆7为伸缩式,顶杆7为套筒结构,各节之间通过弹销卡固。根据轮子与墙面的距离,调整顶杆7的长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头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板型滑道(1)和平台(2);滑道(1)的顶部与平台(2)的一边连接,滑道(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30
°
;平台(2)另一边的底部两侧固定有支撑脚(3);滑道(1)的两侧、平台(2)的后侧均设有挡板(4),平台(2)的前侧设有限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头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滑道(1)的下端以及支撑脚(3)的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头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板(5)的底部设有防滑层(6)。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床头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平台(2)的后部设有顶杆(7)。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床头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平台(2)的两侧均设有挡板(4);限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新胡艳玉雷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那曲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