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759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新风机、排风导流座椅和废气处理装置,当有人在吸烟室内抽烟时,打开废气处理装置,抽烟产生的烟雾能通过排风导流座椅内的排风管进行排风,最终通过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再往室外排出。烟灰和烟头能直接丢进负压烟灰缸熄灭,避免烟头继续燃烧导致出现烟雾。打开新风机,室外无污染的空气经过新风管传至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进行过滤净化,然后输送至吸烟室内。因此通过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对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进行配合使用,能保证新风的持续性供应,且烟雾过滤效果强,很好地避免对大气造成影响,且避免直接将烟雾等向外排放造成污染。烟雾等向外排放造成污染。烟雾等向外排放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细颗粒物(PM2.5)、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钋

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可能诱发多种疾病,例如能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由此可见,吸烟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同时吸烟严重污染了可吸烟场所的室内空气。在室内,由于环境相对较封闭,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吸烟者吐出的烟雾不能快速消散,很容易被室内人群吸入体内,这对人们尤其是非吸烟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而目前,公司办公区、厂房区、公共场所等多地均设有专门吸烟室,吸烟室虽然减少了二手烟对公共场所或办公区的人们健康的危害,但是二手烟产生烟雾的携带有害物依然存在。目前吸烟室内排风装置速率慢,导致烟雾经常无法完全排除干净,送风装置效率低下,常常不能保证新风的持续性供应,且烟雾过滤效果差,对大气造成影响,甚至个别吸烟室直接将烟雾等向外排放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新风机、排风导流座椅和废气处理装置;
[0004]所述新风机用于安装于吸烟室内的天花板上,所述新风机通过新风管与所述吸烟室的外部连通,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排风导流座椅设置于所述吸烟室内;
[0005]所述吸烟室的底板下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导流座椅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吸烟室内设置有负压烟灰缸,所述负压烟灰缸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部分位于所述吸烟室的外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烟室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排风柱,若干所述排风柱均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吸烟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无烟点烟器和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所述无烟点烟器和所述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触摸显示屏、空气质量监测仪、臭氧监测仪和PM2.5监测仪,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新风机、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监测仪、所述臭氧监测仪和所述PM2.5监测仪均与所述处理器电信号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烟灰缸包括壳体、烟灰盒和负压排风扇,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吸烟室的底板上,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烟灰盒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抽风孔,若干所述抽风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负压排风扇设置
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负压排风扇与所述排风管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烟灰盒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离子管、第一杀菌灯和两个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新风管内,且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新风管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空腔,一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杀菌灯、所述第一离子管和另一所述第一过滤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离子管、第二杀菌灯和两个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箱体部分位于所述吸烟室的外部,所述第二箱体具有第二空腔,一所述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杀菌灯、所述第二离子管和另一所述第二过滤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新风机安装于普通的吸烟室的天花板上,再将新风管也装于吸烟室的天花板上,且新风管的另一端延伸到吸烟室的外部,也就是直接延伸到室外,便于从室外直接吸收新的空气。当有人在吸烟室内抽烟时,打开废气处理装置,抽烟产生的烟雾能通过排风导流座椅内的排风管进行排风,最终通过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再往室外排出。烟灰和烟头能直接丢进负压烟灰缸熄灭,避免烟头继续燃烧导致出现烟雾。打开新风机,室外无污染的空气经过新风管传至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进行过滤净化,然后输送至吸烟室内。因此通过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对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进行配合使用,能保证新风的持续性供应,且烟雾过滤效果强,很好地避免对大气造成影响,且避免直接将烟雾等向外排放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4]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5]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烟室内部的俯视图;
[0016]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烟室内部的仰视图;
[0017]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吸烟室100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处理装置600、新风机700、排风导流座椅200和废气处理装置800,所述新风机700用于安装于吸烟室100内的天花板110上,所述新风机700通过新风管与所述吸烟室100的外部连通,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600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排风导流座椅200设置于所述吸烟室100内,所述吸烟室100的底板130下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导流座椅200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吸烟室100内设置有负压烟灰缸300,所述负压烟灰缸300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800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800部分位于所述吸烟室100的外部。
[0020]具体地,所述吸烟室10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排风柱120,若干所述排风柱120均与所
述废气处理装置800连通。所述吸烟室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无烟点烟器400和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所述无烟点烟器400和所述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间隔设置。
[0021]也就是说,将新风机700安装于普通的吸烟室100的天花板110上,且然后再将新风管也装于吸烟室100的天花板110上,且新风管的另一端延伸到吸烟室100的外部,也就是直接延伸到室外,便于从室外直接吸收新的空气。然后通过在吸烟室100内直接设置无烟点烟器400,进一步减少烟雾的产生。进一步地,当有人在吸烟室100内抽烟时,通过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打开废气处理装置800,抽烟产生的烟雾能通过排风导流座椅200内的排风管进行排风,且烟雾还能通过负压烟灰缸300进行排出,也就是烟雾通过负压烟灰缸300进入,然后通过排风管,最终通过废气处理装置800进行处理,再往室外排出。进一步地,烟灰和烟头能直接丢进负压烟灰缸300熄灭,避免烟头继续燃烧导致出现烟雾。当有人在吸烟室100内抽烟时,通过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打开新风机700,室外无污染的空气经过新风管传至空气净化处理装置600进行过滤净化,然后输送至吸烟室100内。因此通过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对空气净化处理装置6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新风机、排风导流座椅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新风机用于安装于吸烟室内的天花板上,所述新风机通过新风管与所述吸烟室的外部连通,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排风导流座椅设置于所述吸烟室内;所述吸烟室的底板下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导流座椅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吸烟室内设置有负压烟灰缸,所述负压烟灰缸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部分位于所述吸烟室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室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排风柱,若干所述排风柱均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无烟点烟器和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所述无烟点烟器和所述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烟室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触摸显示屏、空气质量监测仪、臭氧监测仪和PM2.5监测仪,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新风机、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监测仪、所述臭氧监测仪和所述PM2.5监测仪均与所述处理器电信号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何才
申请(专利权)人:绿康环境技术发展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