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15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包括梯箱,梯箱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且重力传感器上端接触有承重板,梯箱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每块限位滑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且承重块下端外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撑杆,弹簧支撑杆下端与梯箱固定连接,承重板内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腔;通过将重力传感器上端与承重板下端进行接触,当重力传感器产生故障时,将承重板与承重块分离,则利于对重力传感器进行维护,且通过限位滑槽对限位滑板的限位,防止承重板及承重块在上下活动时产生倾斜,以免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况,保证了称重时的准确性。保证了称重时的准确性。保证了称重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称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0003]现目前的电梯称重装置,在通过承重板对重力传感器施压而进行称重时,承重板易产生倾斜,导致受力不均,影响称重的精准性,而且重力传感器在出现故障时,承重板难以进行拆卸,导致重力传感器难以进行维护,且承重板若支撑不够稳定,会产生坍塌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称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承重板产生倾斜而导致受力不均,影响称重精准性,且不利于对重力传感器进行维护,承重板易产生坍塌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包括梯箱:
[0006]所述梯箱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且所述重力传感器上端接触有承重板,所述梯箱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限位滑槽,且所述限位滑槽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每块所述限位滑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且所述承重块下端外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撑杆,所述弹簧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梯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内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腔,且每个所述空腔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伸缩轴,所述电伸缩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呈前后均匀分布的定位杆,所述承重块下端内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所述梯箱内侧底端的前后部且位于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块和所述承重板均与所述梯箱滑动连接,且所述承重板靠接于两块所述承重块之间的上端。
[0008]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承重块内侧均开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杆相通数量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杆末端贯穿出所述承重板,所述定位杆末端插接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承重板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杆下端与所述梯箱内侧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缓冲杆上端与所述承重板下端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梯箱内壁左上端相接有与所述重力传感器串联的警报器,且所述梯箱内壁右上端相接有与所述重力传感器串联的重力显示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2]通过将重力传感器上端与承重板下端进行接触,当重力传感器产生故障时,将承重板与承重块分离,则利于对重力传感器进行维护,而限位滑板沿着限位滑槽进行上下滑动,通过限位滑槽对限位滑板的限位,防止承重板及承重块在上下活动时产生倾斜,以免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况,保证了称重时的准确性,且使定位杆与定位孔进行插接,保证了承重板安装后的稳固性,结合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分别对承重块及承重板进行支撑,以免承重板产生坍塌,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承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1

4中:梯箱1、承重板2、承重块3、第一缓冲杆4、重力传感器5、第二缓冲杆 6、空腔7、电伸缩轴8、推板9、定位杆10、定位孔11、限位滑槽12、限位滑板13、警报器14、重力显示屏15、弹簧支撑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
[0020]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包括梯箱1:
[0021]所述梯箱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5,且所述重力传感器5上端接触有承重板2,所述梯箱1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限位滑槽12,且所述限位滑槽12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3,每块所述限位滑板13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3,且所述承重块3下端外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撑杆16,所述弹簧支撑杆16下端与所述梯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2内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腔7,且每个所述空腔7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伸缩轴8,所述电伸缩轴8末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且所述推板9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呈前后均匀分布的定位杆10,所述承重块3下端内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4,所述梯箱1内侧底端的前后部且位于所述重力传感器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杆6,所述承重块3和所述承重板2均与所述梯箱1滑动连接,且所述承重板2靠接于两块所述承重块3之间的上端;
[0022]具体的,当人站在承重板2上时,承重板2下压承重块3及重力传感器5,重力传感器5对重力进行检测,以此达到称重的效果,而限位滑板13沿着限位滑槽12进行上下滑动,通过限位滑槽12对限位滑板13的限位,防止承重板2及承重块3在上下活动时产生倾斜,以免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况,保证了称重时的准确性;
[0023]每块所述承重块3内侧均开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杆10相通数量的定位孔11,且所述定位杆10末端贯穿出所述承重板2,所述定位杆10末端插接与所述定位孔11内,且所述定位杆10与所述承重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杆4下端与所述梯箱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且
所述第二缓冲杆6上端与所述承重板2下端接触。
[0024]而将重力传感器5上端与承重板2下端进行接触,当重力传感器5产生故障时,电伸缩轴8带动定位杆10往空腔7内收缩,同时使定位杆10与定位孔11分离,此时则向上抬起承重板2,利于将承重板2与承重块3分离,而重力传感器5则裸露出来,利于对重力传感器5进行维护,当维护完毕够,将承重板2靠接在两块承重块3上端,再使电伸缩轴8带动定位杆10插入定位孔11内,保证了承重板2安装后的稳固性,结合第一缓冲杆 4和第二缓冲杆6分别对承重块3及承重板2进行支撑,以免承重板2产生坍塌,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0025]所述梯箱1内壁左上端相接有与所述重力传感器5串联的警报器14,且所述梯箱1内壁右上端相接有与所述重力传感器5串联的重力显示屏15;
[0026]进一步的,当重力传感器5达到预设的上限重力值时,警报器14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无法再次搭乘,且通过重力显示屏15准确的显示出重力值,利于精准的控制搭乘时的承重范围,降低搭乘麻烦。
[002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包括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箱(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5),且所述重力传感器(5)上端接触有承重板(2),所述梯箱(1)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限位滑槽(12),且所述限位滑槽(12)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3),每块所述限位滑板(13)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块(3),且所述承重块(3)下端外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撑杆(16),所述弹簧支撑杆(16)下端与所述梯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2)内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腔(7),且每个所述空腔(7)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伸缩轴(8),所述电伸缩轴(8)末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且所述推板(9)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呈前后均匀分布的定位杆(10),所述承重块(3)下端内侧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杆(4),所述梯箱(1)内侧底端的前后部且位于所述重力传感器(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杆(6)。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浩航苏州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