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14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9
本申请涉及浮雕面板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冲床通过拉深工序对所述盖板本体进行加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定位槽;步骤二:CNC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若干个圆孔和异形孔;步骤三:车纹机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铁三角标识;步骤四:曝光机通过感光的方式将胶片或其他透明体上的图像信息转移到所述铁三角标识的表面;步骤五:喷砂机对所述盖板本体进行喷砂;步骤六:在氧化槽内盛装导电液,在所述氧化槽的底部铺设若干块电极板,使所述盖板本体经过氧化槽,同时在电极板和材料板上施加电压。本申请增加了盖板本体表面的浮雕视觉效果。浮雕视觉效果。浮雕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浮雕面板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音响是一个简化后的日常词语,是音响系统的简称。即代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歌舞的表演要求越来越高。音响系统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到满足上万人演唱会现场扩声需求,小到满足个人家庭弹奏乐器、K歌的需要。音响一般设置有盖板。浮雕为图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与沉雕正好相反),是半立体型雕刻品。根据图像造型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用于加工盖板本体,工作人员在加工盖板本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用剪板机将原材料进行裁切,加工出盖板本体的基本形状,然后通过喷砂机在盖板本体上加工出浮雕。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在长期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喷砂机在加工盖板本体的过程中,盖板本体表面的浮雕视觉效果差;由于组成喷砂机的零部件大部分为金属,因此喷砂机的重量一般都很重,当需要搬运喷砂机时,一般需要通过吊车对喷砂机进行搬运,由于喷砂机一般处于室内时,吊车因体积太大而无法进入室内,给搬运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增加盖板本体表面的浮雕视觉效果,同时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喷砂机,本申请提供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冲床通过拉深工序对所述盖板本体进行加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定位槽;步骤二:CNC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若干个圆孔和异形孔;步骤三:车纹机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加工出铁三角标识;步骤四:曝光机通过感光的方式将胶片或其他透明体上的图像信息转移到所述铁三角标识的表面;步骤五:喷砂机对所述盖板本体进行喷砂;步骤六:在氧化槽内盛装导电液,在所述氧化槽的底部铺设若干块电极板,使所述盖板本体经过氧化槽,同时在电极板和材料板上施加电压。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床通过拉深工序加工出盖板本体上的定位槽;CNC加工出盖板本体上的圆孔和异形孔;车纹机在盖板本体上加工出铁三角的纹路,从而形成铁三角标识;曝光机通过感光的方式将胶片或其他透明体上的图像信息转移到盖板本体的表面,从而将铁三角标识内的区域印上漆;然后对铁三角标识进行喷砂,在
喷砂的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高速喷射到铁三角标识的表面;喷料对铁三角标识有氧化作用,增加了铁三角标识表面的亮度,从而增加了铁三角标识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漆可以限制喷淋喷射到铁三角标识的内部;喷砂完毕后,盖板本体经过氧化槽的氧化作用后,就可以在盖板本体表面形成氧化膜,进一步增加了盖板本体表面的视觉效果,而且对盖板本体有保护作用。
[0007]一种喷砂机,包括喷砂机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喷砂机本体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喷砂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和旋转件,所述升降架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杆和丝杆,所述旋转杆的顶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升降架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旋转杆旋转。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搬运喷砂机本体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旋转杆旋转,两个旋转杆分别带动两个丝杆旋转,两个丝杆分别带动两个升降架同步下降,以使安装于两个升降架上的万向轮同步下降,当所有的万向轮的最底端下降至机架的下方时,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机架来带动所有的万向轮在地面滚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喷砂机本体的位置。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换向组件和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换向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杆一一对应;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换向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换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换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换向杆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螺纹配合;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换向杆旋转。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换向杆旋转,两个换向杆分别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旋转,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旋转,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旋转杆旋转,以使两个旋转杆保持同步旋转。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块、涡轮、蜗杆和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蜗杆旋转;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换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涡轮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涡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涡轮旋转,涡轮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带动两个换向杆旋转,以使两个换向杆保持同步旋转;同时由于涡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停止旋转时,万向轮对机架有稳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保证机架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
[0013]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承载板和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承
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万向轮穿过的避位孔,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杆和两个滑移块,两个滑移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两端;两个滑移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对滑移块有导向作用,以使滑移块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稳定的滑动,从而增加了升降杆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稳定性;承载板上的避位孔以使万向轮从承载板的上方下降至承载板的下方。
[0015]可选的,所述升降架还包括增高块,所述增高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下表面,所述万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增高块的下表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杆在下降的过程中,当升降杆的下表面抵接于承载板的上表面时,升降杆下表面的的增高块位于升降孔内,增高块下表面的万向轮位于承载板的下方。
[0017]可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侧壁开设有避位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杆在升降的过程中,第二锥齿轮在同步旋转,避位槽以使处于旋转状态的第二锥齿轮不会接触到升降杆的侧壁,对升降杆和第二锥齿轮都有保护作用。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穿设有螺栓,螺栓与所述承载板螺纹配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承载板上,从而将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承载板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第一支撑块的便捷性。
[0021]可选的,所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响盖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冲床通过拉深工序对所述盖板本体(1)进行加工,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加工出定位槽(15);步骤二:CNC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加工出若干个圆孔(13)和异形孔(14);步骤三:车纹机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加工出铁三角标识(12);步骤四:曝光机通过感光的方式将胶片或其他透明体上的图像信息转移到所述铁三角标识(12)的表面;步骤五:喷砂机对所述盖板本体(1)进行喷砂;步骤六:在氧化槽内盛装导电液,在所述氧化槽的底部铺设若干块电极板,使所述盖板本体(1)经过氧化槽,同时在电极板和材料板上施加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砂机本体(2)和安装于所述喷砂机本体(2)上的升降装置;所述喷砂机本体(2)包括机架(21),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升降机构(3)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升降机构(3)升降的驱动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架(32)和旋转件(31),所述升降架(32)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所述升降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旋转件(31)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杆(311)和丝杆(312),所述旋转杆(311)的顶端与所述机架(2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12)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12)与所述升降架(32)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旋转杆(311)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换向组件(41)和驱动组件(42),两个所述换向组件(41)分别与两个所述旋转杆(311)一一对应;所述换向组件(41)包括第一支撑块(411),换向杆(412)、第一锥齿轮(413)和第二锥齿轮(414),所述第一支撑块(411)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所述换向杆(412)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411),所述换向杆(412)与所述第一支撑块(411)转动连接;所述换向杆(41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锥齿轮(413),所述换向杆(41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414)套设于所述旋转杆(311)上,所述第二锥齿轮(414)与所述旋转杆(311)固定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传清李大文刘丽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福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