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专利>正文

一种蜂窝状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13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状轮毂包括轮辋、轮辐以及用于将轮辐固定于轮辋上的锁固件,轮辋包括至少两个辋体,辋体的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有对接部,两个辋体之间通过对接部实现拼接,轮辐搭接于其中一个辋体的对接部上,锁固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轮辐以及两个对接部以实现轮辐以及两个辋体的相对锁定,轮辐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蜂窝孔,第一蜂窝孔沿轮辐的高度方向贯穿轮辐,辋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个第二蜂窝孔,第二蜂窝孔沿着辋体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该蜂窝状轮毂的重量、同时可以保证轮辋以及轮辐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维修以及更换的成本。效地降低了维修以及更换的成本。效地降低了维修以及更换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状轮毂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的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轮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汽车轮毂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整体而言,汽车轮毂是朝着轻量化以及多样化的方向演变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保节能的大环境下,现在的人们在改装汽车的时候越来越注重使得轮毂保持轻量化、高强度的同时也更具有观赏性。
[0003]研究表明,簧下重量减轻相当于簧上重量的8

15倍,因此汽车轮毂的轻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早期的木轮到钢轮,从铸造铝合金轮到锻造铝合金轮,再到目前正在研发试产的镁合金轮毂,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减轻重量、保证强度同时又能够降低费用。
[0004]这种轮毂的轻量化以及高强度的追求在比赛用的汽车轮毂中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市场上用的比赛用的汽车轮毂大多数是采用镁合金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然而,虽然镁合金轮毂比铝合金轮毂轻百分之30左右,但是因为其燃点低、易爆以及成本高,因此从实用角度来说通过锻造的方式来生产铝合金轮毂的性价比不高。
[0005]因此,亟需一种兼具轻量化、高强度以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蜂窝状轮毂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蜂窝状轮毂。
[0007]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蜂窝状轮毂,包括轮辋、轮辐以及用于将所述轮辐固定于所述轮辋上的锁固件,所述轮辋包括至少两个辋体,所述辋体的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有对接部,两个所述辋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部实现拼接,所述轮辐搭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辋体的所述对接部上,所述锁固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轮辐以及两个所述对接部以实现所述轮辐以及两个所述辋体的相对锁定,所述轮辐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蜂窝孔,所述第一蜂窝孔沿所述轮辐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轮辐,所述辋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个第二蜂窝孔,所述第二蜂窝孔沿着所述辋体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蜂窝孔和所述第二蜂窝孔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蜂窝孔贯穿所述辋体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辋体远离所述对接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上或向下弯折以形成用于卡固轮胎用的卡固部。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的顶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后再向外弯折以形成供轮胎安装用避让用的让位部,两个所述辋体的所述让位部共同围出供轮胎安装用的让位空间。
[00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让位部远离所述对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卡固部相接。
[00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辐的外缘设置有搭接于所述对接部上的搭接部以及用于与所述对接部的端面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搭接部的下方。
[00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抵接于相互叠置的两个所述对接部的端面。
[0016]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固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搭接部以及相互叠置的两个所述对接部。
[001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辋和所述轮辐均采用6061

T6铝合金型材通过旋压制作而成。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包括轮辋、轮辐以及用于将轮辐固定于轮辋上的锁固件,轮辋包括至少两个辋体,辋体的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有对接部,两个辋体之间通过对接部实现拼接,轮辐搭接于其中一个辋体的对接部上,锁固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轮辐以及两个对接部以实现轮辐以及两个辋体的相对锁定,轮辐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蜂窝孔,第一蜂窝孔沿轮辐的高度方向贯穿轮辐,辋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个第二蜂窝孔,第二蜂窝孔沿着辋体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由于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的轮辐上开设有第一蜂窝孔,且辋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蜂窝孔,因此可以有效地减轻该蜂窝状轮毂的重量;与此同时,由于轮辐是搭接于对接部上并通过锁固件实现轮辐以及两个辋体的相对锁定,因此可以保证轮辋以及轮辐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当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的某一部分出现损坏而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对应更换该部位即可,有效地降低了维修以及更换的成本。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辋体在旋压成型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蜂窝状轮毂,10.轮辋,20.轮辐,30.锁固件,11.辋体,111.对接部,20a.第一蜂窝孔,11a.第二蜂窝孔,112.卡固部,113.让位部,21.搭接部,22.抵接部,113a.让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的蜂窝状轮毂100包括轮辋10、轮辐20以及用于将轮辐20固定于轮辋10上的锁固件30。其中,轮辋10包括至少两个辋体11,辋体11的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有对接部111,两个辋体11之间通过对接部111实现拼接,轮辐20搭接于其中一个辋体11的对接部111上,锁固件30从上至下依次穿过轮辐20以及两个对接部111以实现轮辐20以及两个辋体11的相对锁定,轮辐2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蜂窝孔20a,第一蜂窝孔20a沿轮辐20的高度方向贯穿轮辐20,辋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个第二蜂窝孔11a,第二蜂窝孔11a沿着辋体11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举例而言,第一蜂窝孔20a和第二蜂窝孔11a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因此可以在减轻轮毂重量的同时又保证了该蜂窝状轮毂100的结构稳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蜂窝孔11a贯穿辋体11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如图4所示,辋体11在未旋压成型前,该第二蜂窝孔11a是沿着辋体11的高度方向贯穿辋体11的
上下两端面的,而当辋体11被旋压成型之后,第二蜂窝孔11a则沿着辋体11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并贯穿辋体11的上下两端面。
[0027]请参考图1至图3,辋体11远离对接部111的一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上或向下弯折以形成用于卡固轮胎用的卡固部112,因此通过两个辋体11的卡固部112可以实现对安装于轮辋10上的轮胎进行卡合固定。
[0028]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对接部111的顶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后再向外弯折以形成供轮胎安装用避让用的让位部113,两个辋体11的让位部113共同围出供轮胎安装用的让位空间113a。较优的是,让位部113远离对接部111的一端与卡固部112相接。
[0029]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轮辐20的外缘设置有搭接于对接部111上的搭接部21以及用于与对接部111的端面相抵接的抵接部22,抵接部22位于搭接部21的下方。具体地,抵接部22同时抵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状轮毂,包括轮辋、轮辐以及用于将所述轮辐固定于所述轮辋上的锁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包括至少两个辋体,所述辋体的一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有对接部,两个所述辋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部实现拼接,所述轮辐搭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辋体的所述对接部上,所述锁固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轮辐以及两个所述对接部以实现所述轮辐以及两个所述辋体的相对锁定,所述轮辐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蜂窝孔,所述第一蜂窝孔沿所述轮辐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轮辐,所述辋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个第二蜂窝孔,所述第二蜂窝孔沿着所述辋体的侧壁的弯折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孔和所述第二蜂窝孔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孔贯穿所述辋体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辋体远离所述对接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上或向下弯折以形成用于卡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陈悦佳苏铁城苏竞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