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702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通过两组红外线收发装置检测滴定的液滴,通过滴定泵运行时滴了多少液滴来计量滴定量,这样就保证了滴定泵运行时,系统能够精确的知道滴出了多少液体,其中使用两组红外收发装置的目的是保证红外识别的准确性;滴定筒和滴定泵之间通过滴定管路连接,滴定泵下方设置有目标滴定筒,滴定泵和目标滴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一红外发送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控制系统设置在滴定泵的泵体上,控制系统与滴定泵、第一红外发送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电连接。红外接收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电连接。红外接收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


[0001]本技术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属于计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灌装、养殖、水培等领域中,传统滴定采用的是开环滴定,开环滴定的特点是,依靠计算泵开启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滴定溶液的量,使用开环滴定的缺点是,泵开启后液体受到管路堵塞,泵管损耗等影响,出来的量不能保证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通过两组红外线收发装置检测滴定的液滴,通过滴定泵运行时滴了多少液滴来计量滴定量,这样就保证了滴定泵运行时,系统能够精确的知道滴出了多少液体,其中使用两组红外收发装置的目的是保证红外识别的准确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滴定筒、滴定管路、控制系统、滴定泵、第一红外发送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送器、第二红外接收器、信号传输缆线和目标滴定筒,所述滴定筒和滴定泵之间通过滴定管路连接,所述滴定泵下方设置有目标滴定筒,所述滴定泵和目标滴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一红外发送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
[0005]其中:第一红外发送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红外发送器的信号,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红外发送器的信号,且所述第一红外发送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位于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滴定泵的泵体上,所述控制系统与滴定泵、第一红外发送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送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电连接。
[0006]所述滴定泵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上设置有计量器具,所述蠕动泵的结构为:包括驱动电机、泵头座、套筒、主轴、同步盘、轴承、泵管、压管扣壳和端盖,所述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设置在泵头座的一端,所述泵头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活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轴向截面呈工字形,所述主轴的一端与贯穿泵头座的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轴的环型槽内套装有多个轴承,所述同步盘为滚针轴承结构,多个滚针轴承以最小的非干涉间距圆周阵列排布,所述同步盘套装在主轴环型槽内的轴承上,所述轴承的外侧与同步盘的内侧贴合,所述同步盘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主轴环型槽的两端内侧,使得同步盘能随主轴同步转动,且同时同步盘的滚针轴承被轴承支撑并能自转,所述端盖固定设置在套筒的端部,将同步盘封闭在套筒内,所述套筒的上侧开设有半圆形的通孔,使得位于套筒上侧的滚针轴承暴露出来,一个或一根以上的所述泵管通过压管扣壳压紧在滚针轴承上;
[0007]所述压管扣壳的一端通过扣壳关销铰接在泵头座上,所述压管扣壳的另一端设置
有竖直通孔或半圆开口竖槽,所述竖直通孔或半圆开口竖槽的下侧设置有开关销弹簧衬套,所述竖直通孔或半圆开口竖槽的上侧设置有开关销弹簧衬套,所述开关销弹簧衬套竖直设置,且所述开关销弹簧衬套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泵头座上,所述开关销弹簧衬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插装有带帽的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贯穿开关销弹簧衬套和竖直通孔或半圆开口竖槽后与开关销弹簧衬套上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手拧螺丝来调整压管扣壳压紧泵管的程度;所述泵管位于套筒的两端均套装有卡管座,所述卡管座的上部设置有横向设置的U型槽,所述泵管从卡管座的U型槽伸出,所述卡管座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侧面固定在泵头座上,所述调节板上竖直设置有长通孔,所述卡管座通过贯穿调节板长通孔的滚花手拧螺钉压紧固定在套筒上,所述滚花手拧螺钉用于调整卡管座的上下位置。
[0008]所述滴定泵为隔膜泵,所述隔膜泵上设置有计量器具。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泵和红外检测模组的配套闭环使用,能够精确的识别滴定液体的量,滴定不受管路老化的影响;形成闭环控制,能够识别是否有液体滴出。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滴定筒、2为滴定管路、3为控制系统、4为滴定泵、5为第一红外发送器、6为第一红外接收器、7为第二红外发送器、8为第二红外接收器、9为信号传输缆线、10为目标滴定筒、111为驱动电机、112为泵头座、113为套筒、114为主轴、115为同步盘、116为轴承、117为泵管、118为压管扣壳、119为端盖、1110为扣壳关销、1111为竖直通孔或半圆开口竖槽、1112为开关销弹簧衬套、1113为弹簧、1114为手拧螺丝、1115为卡管座、1116为调节板、1117为滚花手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包括滴定筒1、滴定管路2、控制系统3、滴定泵4、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第二红外接收器8、信号传输缆线9和目标滴定筒10,所述滴定筒1和滴定泵4之间通过滴定管路2连接,所述滴定泵4下方设置有目标滴定筒10,所述滴定泵4和目标滴定筒10之间设置有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
[0016]其中:第一红外发送器5和第一红外接收器6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6用于接收第一红外发送器5的信号,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8用于接收第二红外发送器7的信号,且所述第一红外发送器5和第一红外接收器6位于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3设置在滴定泵4的泵体上,所述控制系统3与滴定泵4、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9电连接。
[0017]所述滴定泵4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上设置有计量器具,所述蠕动泵的结构为:包括驱动电机111、泵头座112、套筒113、主轴114、同步盘115、轴承116、泵管117、压管扣壳118和端盖119,所述驱动电机111的机体固定设置在泵头座112的一端,所述泵头座11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筒113,所述套筒113内活动设置有主轴114,所述主轴114的轴向截面呈工字形,所述主轴114的一端与贯穿泵头座112的驱动电机111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轴114的环型槽内套装有多个轴承116,所述同步盘115为滚针轴承结构,多个滚针轴承以最小的非干涉间距圆周阵列排布,所述同步盘115套装在主轴114环型槽内的轴承116上,所述轴承116的外侧与同步盘115的内侧贴合,所述同步盘115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主轴114环型槽的两端内侧,使得同步盘115能随主轴114同步转动,且同时同步盘115的滚针轴承被轴承116支撑并能自转,所述端盖119固定设置在套筒113的端部,将同步盘115封闭在套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定筒(1)、滴定管路(2)、控制系统(3)、滴定泵(4)、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第二红外接收器(8)、信号传输缆线(9)和目标滴定筒(10),所述滴定筒(1)和滴定泵(4)之间通过滴定管路(2)连接,所述滴定泵(4)下方设置有目标滴定筒(10),所述滴定泵(4)和目标滴定筒(10)之间设置有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其中:第一红外发送器(5)和第一红外接收器(6)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6)用于接收第一红外发送器(5)的信号,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8)用于接收第二红外发送器(7)的信号,且所述第一红外发送器(5)和第一红外接收器(6)位于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3)设置在滴定泵(4)的泵体上,所述控制系统(3)与滴定泵(4)、第一红外发送器(5)、第一红外接收器(6)、第二红外发送器(7)和第二红外接收器(8)均通过信号传输缆线(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红外线检测计量的滴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泵(4)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上设置有计量器具,所述蠕动泵的结构为:包括驱动电机(111)、泵头座(112)、套筒(113)、主轴(114)、同步盘(115)、轴承(116)、泵管(117)、压管扣壳(118)和端盖(119),所述驱动电机(111)的机体固定设置在泵头座(112)的一端,所述泵头座(11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筒(113),所述套筒(113)内活动设置有主轴(114),所述主轴(114)的轴向截面呈工字形,所述主轴(114)的一端与贯穿泵头座(112)的驱动电机(111)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轴(114)的环型槽内套装有多个轴承(116),所述同步盘(115)为滚针轴承结构,多个滚针轴承以最小的非干涉间距圆周阵列排布,所述同步盘(115)套装在主轴(114)环型槽内的轴承(116)上,所述轴承(116)的外侧与同步盘(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雷巩创军赵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申牛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