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新民专利>正文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99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尤其是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2)构成发散性折射凹面的光导板(3),从而扩大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可照明范围,减少相同照明面积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数量,从而降低电能功耗;同时将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分布在需要照明区域范围之内,实现大面积视域照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尤其是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背光源。目前,以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背光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底部发光的背光源,简称为底背光,另一种是侧部发光的背光源,简称为侧背光。就底背光而言,其结构形式是底层是按需要设计的印制电路板(PCB),中间是外形尺寸与液晶显示器(LCD)需要照明的视域尺寸相吻合的塑胶方框,方框底面紧贴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在方框内空部分所对应的印制电路板(PCB)上,以一定的分布方式(如方阵或梅花阵)焊接有若干数量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在方框与印制电路板所构成的空腔内,是具有一定厚度(其厚度底于方框的内腔高度)的透明硅橡胶紧密封固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在方框的上面贴有一层扩散膜。当底背光接通电源后,因为透明硅橡胶层与其封固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之间没有其它介质层,所以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直接进入硅橡胶层,再从硅橡胶层折射出去,从发光体到扩散膜之前的这段光路上,仅有一个发散性折射界面,使得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相对于具有多个发散性折射界面情况下可照明的区域缩小,所以,在相同厚度空间限制和相同的光照均匀性要求时,相同面积的照明区域,所需要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数目增多,导致底背光产品成本增加,相应的电能功耗也增大,限制了底背光的应用范围。就侧背光而言,其结构是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设置在一块光导板的侧面,在光导板的下表面常设置有凹凸的小曲面,在光导板的正面贴有扩散膜,背面衬有反射膜。当侧背光接通电源后,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出的光,从侧面进入光导板,由光导板上、下两面折射出来的光,经反射膜和扩散膜后,射向位于光导板正面需要照明的液晶显示器(LCD)的背面,实现背光源的功能,相对于底背光,侧背光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数量可以减少,相应的功耗也可以减小,但因为光源在背光源的侧面,需要用光导板将光线引导至所需要照明的区域,这将导致二个问题一、光照均匀性调节困难,二、根据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发光特性,其有效照明光程有限,对于大面积视域的照明,远离光源的区域,侧背光已不能实现其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两种背光源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背光源,在不影响光照均匀性调节的情况下,相同面积的照明区域内,减少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数目,降低电能功耗,同时实现大面积视域的照明。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使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在印制电路板(PCB)上的分布方式与底背光一样,如采用方阵或梅花阵,另外在印制电路板(PCB)之上设计一层光导板,光导板的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如有机玻璃,光导板的底部设置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构成的凹面,旋转曲面或多面体的表面可以是平滑面,也可以是砂纹面,凹面的数量与印制电路板(PCB)上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数量相等,与各凹面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在凹面范围之内,这样在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和光导板之间就有一个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构成的空气介质层,在光导板的上或下表面可以设置调节折射光强度的凹凸小曲面,在光导板的上面再贴上一层扩散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就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来讲,因为旋转曲面或多面体所构成的凹面的存在,当旋转曲面或多面体上某一点的法线与其旋转轴或中心线的交点,位于发光体之上时,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所发出的光,经过该点到达扩散膜之前的光路上,相对于底背光,增加了一个发散性折射界面,从而使得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有效照明区域扩大,所以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之间的分布距离可以增大,相同照明面积所需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数量可以减少,相应的电能功耗也减小;相对于侧背光,因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不是象侧背光那样位于光导板的侧面,而是可以分布在需要照明区域的任一位置,从而克服侧背光缺点,实现大面积视域的照明。同时在光导板的上或下表面均可以设置凹凸小曲面,另外旋转曲面或多面体的表面,也可以是砂纹面,通过调整小曲面或砂纹的疏密,从而调节从光导板折射出去的光强,到达在某区域内照明光强弱的调节,调节手段更加多样、灵活。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出的光经过光导板上、下两个折射界面的几何光路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背光源的结构剖面图。在附图1中,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位于旋转曲面(2)的旋转轴上,光导板(3)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对于空气属于光密介质,当旋转曲面(2)上的某一点的法线与旋转轴的交点位于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所在的位置之上时,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所发出的光,经由该点透过光导板(3)时,将产生两次发散性折射,扩大了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可照明区域。实施例一如附图2所示,将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以方阵分布在需要照明的区域内,焊接在印制电路板(4)上,在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之上是光导板(3),光导板(3)的底部设置有由园台曲面和球冠构成的凹面,凹面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数量相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位于凹面范围之内,旋转曲面(2)的表面可以是砂纹面;在光导板(3)的上表面,设置疏密不等的折射小曲面(5)以调节某区域内的折射光的强弱,即液晶显示器(LCD)对应区域内照明光的强弱;另可根据光强或光照均匀性调节的需要,在光导板(3)的上表面,贴上一层扩散膜(6)。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 1),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2)构成发散性折射凹面的光导板(3),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位于凹面范围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光导板(3)的上、下两表面可设置调节折射光强度的凹凸小曲面(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旋转曲面或多面体(2)的表面,可以是平滑面或砂纹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尤其是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2)构成发散性折射凹面的光导板(3),从而扩大单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可照明范围,减少相同照明面积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的数量,从而降低电能功耗;同时将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分布在需要照明区域范围之内,实现大面积视域照明。文档编号G09F13/20GK2391269SQ99246039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曹新民 申请人:曹新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照明用的背光源,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旋转曲面或多面体(2)构成发散性折射凹面的光导板(3),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位于凹面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曹新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