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96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工程建筑物碳排放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多个客户终端、一个应用服务器及一个数据库;其中:每个客户终端具有用户操作界面,供技术人员执行碳排放计划、反馈、查询、监控、生成评估报告等相关操作;应用服务器包含了碳排放计算的多个功能模块,用于对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处理、算法分析、接口查询;数据库用于存储数字孪生模型信息、基础数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快速评估、精细计算及实时动态监控,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非特定行业,来进行碳排放评估,可以减少碳排放计算的重复工作,提高工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效率,保证碳排放计算细度和准确度。算细度和准确度。算细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筑物碳排放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加快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这需要相关企业对于建筑包括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及拆除、运行及维护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前期预测、运行监控和过程控制。
[0003]目前,对建筑工程的碳排放计算主要关注建筑物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并且,对建造阶段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施工能耗清单统计法,即通过现场电表、汽油和柴油的计量进行统计,汇总得到建造阶段的实测总能耗;同时,碳排放精细化核算计算繁琐,对专业技术要求高,使用传统手段,无法在施工前对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进行快速的精细化预算,无法全面快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评估、优化,无法为企业提供设计和使用环节的碳排放评价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服务于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及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满足工厂全生命周期业务应用需求的模型信息编码标准;S2、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与信息数据存储;S3、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与基础数据库的映射关系;S4、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量自动计算;S5、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量展示;S6、数字孪生模型变更;S7、实际碳排放数据采集;S8、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量实时监控;S9、工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依据工厂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业务管理需要和孪生模型应用特点而制定,满足业务管理和碳排放计算的需要,用数字和字母表示每一个构件和业务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项目信息、车间信息、专业信息、空间区域信息、楼层信息、类别信息、特征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应用BIM建模软件建立符合生产、施工精度要求的数字孪生模型,模型构件包含步骤S1定义的模型信息编码属性信息,并将模型构件id和对应的属性信息存入数据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数字孪生模型对应的模型信息编码信息与基础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建立n组映射关系,一组映射关系包含n个参数匹配条件表达式和一个工程计量公式:参数匹配条件表达式:PNi+运算符+PVi;其中,PNi表示第i个属性参数名;运算符包含:大于、等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包含、开始包含、结束包含、开始不包含、结束不包含、不包含,PVi表示第i个属性需要满足的参数值;多个参数匹配条件表达式为逻辑与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工程计量公式:Q={PNi}/Qu;其中,Q表示用于计算工程消耗的计量量;{PNi}表示用于计算模型构件工程量的属性名称(PNi)对应的属性值;Qu表示计量单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基于步骤S2中数字孪生模型属性编码和步骤S3中定义的映射关系,自动匹配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自动匹配施工和拆除对应的编码;自动计算能源消耗量;依据系统内置的材料碳因子库、机电碳因子库、燃料碳因子库,实现工厂建设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工厂建造、工厂拆除各阶段碳排放量的计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采用轻量化方法来展示数字孪生模型和模型构件对应的碳排放量,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轻量化转化后在浏览器上浏览,碳排放核算人员在浏览器端对模型构件对应的碳排放量进行查看、检验、调整;多维度对比不同设计方案模型的碳指标,包括:专业对比、车间对比、实施阶段对比,快速聚焦低碳关键环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具体为:构件模型及其属性的增加、删除、修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龙刘涛胡亚东杨超彭妙培孙利波金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