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649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管、转柱、转杆和出水管;所述曝气管为多个,且多个曝气管等距的分布在曝气池的底部,相邻的曝气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曝气管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罩,出气罩为多个,且出气罩的底部通过出气管与曝气管的内部连通,出气罩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孔与出气罩的内部连通,气孔为多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曝气池内部的下方设置由转杆带动转动的网筒,气体与污水作用增加含氧量后,气泡上浮过程中会被转筒转动搅动,可以避免气泡聚合同时将其分散,保证之后气体的顺利溶入,同时最上方的圆板带动前拨板和后拨板搅动污水,可以进一步与空气接触增加含氧量,提高曝气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具有更加环保的效果,曝气是使空气与污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污水中,融入污水中的氧会与前期加入到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接触,活性污泥中会存在很多好氧微生物,融入的氧气可以满足这些好氧微生物需要的氧量,这些好氧微生物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杂质进行反应降解,可以实现对污水环保净化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在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时,一般使曝气设备向污水中的底部充入大量分散的气体,使这些气体溶解进入至水中获得曝气的效果,而在实际的过程中,排入至污水底部的污水容易在水压的作用下聚合为一个大气泡,这会导致气体溶入水中的量和速度都降低,曝气效果不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通过在曝气池内部的下方设置由转杆带动转动的网筒,气体与污水作用增加含氧量后,气泡上浮过程中会被转筒转动搅动,可以避免气泡聚合同时将其分散,保证之后气体的顺利溶入,同时最上方的圆板带动前拨板和后拨板搅动污水,可以进一步与空气接触增加含氧量,提高曝气效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管、转柱、转杆和出水管;所述曝气管为多个,且多个曝气管等距的分布在曝气池的底部,相邻的曝气管之间相互平行;
[0006]所述曝气管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罩,出气罩为多个,且出气罩的底部通过出气管与曝气管的内部连通,出气罩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孔与出气罩的内部连通,气孔为多个,且多个出气孔均匀的分布在出气罩的上方表面,相连的曝气管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右侧所述曝气管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曝气管的内部连通,且进气管贯穿至曝气池的右侧外部;
[0007]所述转柱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的内部上方,转柱的外圈环绕固定有圆板,圆板为多个,且多个圆板等距分布在转柱外圈,圆板的前端表面竖向固定有前拨板,且圆板的后端表面横向固定有后拨板,所述转柱前端的曝气池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转柱传动连接;
[0008]所述转杆横向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的内部下方,转杆的外圈环绕固定有网筒,网筒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转杆的外圈,连接杆为多个,且多个连接杆均匀连接在网筒和转杆之间,网筒的表面设置有网孔,且网孔为多个,转杆两侧的曝气池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转杆传动连接;
[0009]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曝气池的右侧上方,出水管平行于曝气池的右侧,出水管的左侧通过连接管与曝气池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管为多个,相邻的连接管之间距离相等,出水管的右侧中部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出水管内部连通;
[0010]所述曝气池的左侧下方横向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曝气池的内部连通,曝气池的左侧前端表面安装有工控电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外圈安装有止逆阀,止逆阀位于曝气池的外部,且止逆阀与进气管内部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拨板和后拨板位于圆板两侧的不同平面上,且前拨板和后拨板之间相互垂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柱和转杆均通过防水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内部,且防水轴承嵌入在曝气池的内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管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位于排水管外圈,且第一法兰与排水管内连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的右侧末端连接有第二法兰,且第二法兰与进气管的内部连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的左侧末端连接有第三法兰,且第三法兰与进水管的内部连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工控电脑电性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的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通过在曝气池内部的下方设置由转杆带动转动的网筒,气体与污水作用增加含氧量后,气泡上浮过程中会被转筒转动搅动,可以避免气泡聚合同时将其分散,保证之后气体的顺利溶入,同时最上方的圆板带动前拨板和后拨板搅动污水,可以进一步与空气接触增加含氧量,提高曝气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的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通过使进气管的右侧外圈安装有止逆阀,止逆阀位于曝气池的外部,且止逆阀与进气管内部连通,在使鼓气设备将气体通入进气管内部时,止逆阀可以避免倒流,进而阻止污水从进气管倒流而出。
[0021]3.本专利技术的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通过使前拨板和后拨板位于圆板两侧的不同平面上,且前拨板和后拨板之间相互垂直,前拨板和后拨板相互垂直的分布在圆板的两侧表面,在转动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搅水效果。
[0022]4.本专利技术的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通过使转柱和转杆均通过防水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内部,且防水轴承嵌入在曝气池的内壁,通过防水轴承保证转杆和转柱的可转动连接,同时避免漏水。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的曝气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的圆板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的网筒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的曝气管和出气罩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曝气池;2、曝气管;3、转柱;4、转杆;5、出水管;6、圆板;7、第一电机;8、前拨板;9、连接管;10、排水管;11、第一法兰;12、第二电机;13、进气管;14、止逆阀;15、第二法兰;16、网筒;17、进水管;18、出气管;19、出气罩;20、导气管;21、后拨板;22、连接杆;23、气孔;24、第三法兰;25、网孔;26、工控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水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1)、曝气管(2)、转柱(3)、转杆(4)和出水管(5);所述曝气管(2)为多个,且多个曝气管(2)等距的分布在曝气池(1)的底部,相邻的曝气管(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曝气管(2)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罩(19),出气罩(19)为多个,且出气罩(19)的底部通过出气管(18)与曝气管(2)的内部连通,出气罩(19)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孔(23),气孔(23)与出气罩(19)的内部连通,气孔(23)为多个,且多个出气孔(23)均匀的分布在出气罩(19)的上方表面,相连的曝气管(2)之间通过导气管(20)连通,右侧所述曝气管(2)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与曝气管(2)的内部连通,且进气管(13)贯穿至曝气池(1)的右侧外部;所述转柱(3)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1)的内部上方,转柱(3)的外圈环绕固定有圆板(6),圆板(6)为多个,且多个圆板(6)等距分布在转柱(3)外圈,圆板(6)的前端表面竖向固定有前拨板(8),且圆板(6)的后端表面横向固定有后拨板(21),所述转柱(3)前端的曝气池(1)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与转柱(3)传动连接;所述转杆(4)横向可转动的安装在曝气池(1)的内部下方,转杆(4)的外圈环绕固定有网筒(16),网筒(16)通过连接杆(22)固定在转杆(4)的外圈,连接杆(22)为多个,且多个连接杆(22)均匀连接在网筒(16)和转杆(4)之间,网筒(16)的表面设置有网孔(25),且网孔(25)为多个,转杆(4)两侧的曝气池(1)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与转杆(4)传动连接;所述出水管(5)设置在曝气池(1)的右侧上方,出水管(5)平行于曝气池(1)的右侧,出水管(5)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山美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