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极板、燃料单电池和燃料电池堆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极板、燃料单电池和具有该燃料单电池的燃料电池堆。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尤其氢燃料电池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系列的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动力机车、飞行器、家庭用分散电源等领域。燃料电池通常是由多个燃料单电池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构成。燃料单电池一般包括发电体和隔板,发电体包含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两面上的电极催化层。在燃料电池组中,层叠体的两端依次层叠集电板、绝缘板、端板,并使用连结装置将分别处于层叠体两侧的一对端板连结,使其保持层叠状态。
[0003]燃料单电池需具有燃料气体流路、氧化气体流路及冷却剂流路。其中燃料气体流路需具有密封特性。相关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存在体积大、重量大的缺点,不利于燃料电池的小型化与轻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极板,该燃料电池极板结构精简、体积小、重量轻。根据本技术的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区,所述反应区上开设有沿所述燃料电池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燃料电池极板的燃料气进口和燃料气出口,所述燃料气进口和所述燃料气出口间隔布置。2.一种燃料单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板,所述阳极板包括阳极反应区,所述阳极反应区上开设有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阳极板的第一燃料气进口和第一燃料气出口,所述第一燃料气进口和第一燃料气出口间隔布置;阴极板,所述阴极板与所述阳极板相对布置且包括阴极反应区,所述阴极反应区上开设有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阴极板的第二燃料气进口和第二燃料气出口,所述第二燃料气进口和第二燃料气出口间隔布置;膜电极组件,所述膜电极组件夹设在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所述膜电极组件上设有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膜电极组件的第三燃料气进口和第三燃料气出口,所述第三燃料气进口在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燃料气进口和所述第二燃料气进口中的每一者相对且连通,所述第三燃料气出口在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燃料气出口和所述第二燃料气出口中的每一者相对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单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极密封圈,所述阳极板邻近所述膜电极组件的侧面的外边缘设有阳极密封凹槽,所述阳极密封圈配合在所述阳极密封凹槽内;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通过所述第二燃料气进口贯穿所述阴极板,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膜电极组件上,所述第二密封圈通过所述第二燃料气出口贯穿所述阴极板,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膜电极组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组件包括在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的阳极气路扩散层、膜电极和阴极气路扩散层,所述阳极气路扩散层与所述阳极板相对,所述阴极气路扩散层与所述阴极板相对,所述第三燃料气进口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三燃料气出口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四段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阳极气路扩散层,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膜电极,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六段沿所述阳极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阴极气路扩散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单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六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五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段以抵接在所述膜电极朝向所述阴极气路扩散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维,耿珺,梅武,柴茂荣,胡皓然,魏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