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波段超材料折射率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波段超材料折射率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超材料由亚波长人工结构单元作为基本单元构成,单元间隔为微米量级,将人工原子和人工分子单元通过不同的结合和排列,可设计制造出各种物理特性的超材料。超材料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材料是人工合成材料;二是超材料具有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三是超材料的性质不是由其基本构成材料决定,而是取决于人工结构,可人为设计、任意控制。
[0003]人工微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利用等离激元响应的金属性纳米结构(如贵金属、石墨烯等)和利用近场散射效应的全电介质纳米结构。金属性纳米结构利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可以在结构表面或间隙实现极大的电场或磁场增强,相同结构下其有效模式体积可以比全电介质材料小一个量级以上,模式体积压缩因子可达到5
×
10
10
。但是由于本征欧姆损耗,金属纳米结构的品质因数一般不高。全电介质纳米结构利用近场耦合(如Mie谐振、Fabr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波段超材料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两层,上层为周期性排布的两个对称的硅闭口环谐振器,下层是基底,材料为二氧化硅,当太赫兹波正入射时,准连续域束缚态(quasi
‑
BICs)表现出一种法诺(Fano)型共振被激发,同时当待测物质加在该芯片上,外界折射率变化时共振峰会产生频移,通过返波管测量出共振峰的频移量,从而实现折射率的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波段超材料折射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波段超材料的折射率传感器是一个周期性的超材料结构,它在x与y方向的周期是Px=Py=900nm,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文洋,郎婷婷,张锦晖,王钢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