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9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智能垃圾桶,其包括有外箱体、内箱体、测距模块、压缩模块和无线模块。外箱体的一侧面开设有投放口,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内箱体的上方开设有垃圾口,投放口的上沿高于垃圾口,压缩模块设置在外箱体上,测距模块与压缩模块耦接,当测距模块检测到内箱体内垃圾的高度高于其预设的第一高度值时,则控制压缩模块对内箱体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测距模块还与无线模块耦接,无线模块用于向外接设备传输内箱体内的垃圾的高度。综上,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压缩模块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垃圾桶的利用率,通过测距模块能够判断垃圾桶内垃圾的存放量,当超过预设的第一高度时会对内箱体的垃圾进行压缩。的垃圾进行压缩。的垃圾进行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桶,一种垃圾临时存放装置,主要用于解决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随地丢弃垃圾无法及时集中清理的问题。目前,现有的垃圾桶的垃圾利用率低,没放多少垃圾就堆满垃圾桶了,还存在存满垃圾后人们仍然会继续往垃圾桶里丢垃圾的情况,造成垃圾满出垃圾桶污染环境的情况。同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垃圾丢弃情况不同,环卫工人来收垃圾的时间固定,从而造成一些地方垃圾不是很满,一些地方的垃圾却满处垃圾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该智能垃圾桶能有效解决垃圾桶垃圾存放效率不高和垃圾满出垃圾桶的缺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垃圾桶,其包括有外箱体、内箱体、测距模块、压缩模块和无线模块。
[0006]外箱体的一侧面开设有投放口,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内箱体的上方开设有垃圾口,投放口的上沿高于垃圾口,压缩模块设置在外箱体上,测距模块与压缩模块耦接,当测距模块检测到内箱体内垃圾的高度高于其预设的第一高度值时,则控制压缩模块对内箱体内的垃圾进行压缩。
[0007]测距模块还与无线模块耦接,无线模块用于向外接设备传输内箱体内的垃圾的高度。
[0008]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压缩模块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垃圾桶的利用率,通过测距模块能够判断垃圾桶内垃圾的存放量,当超过预设的第一高度时会对内箱体的垃圾进行压缩,并在一次压缩后通过无线模块向外接设备提示用户或者环卫工人需要及时清理垃圾桶内的垃圾,内箱体内的垃圾高度能通过无线模块时时传输给外接设备从而让用户或者环卫工人能够及时得知垃圾桶内垃圾的存量情况,防止垃圾过满的情况出现。用户或者环卫工人得知每个垃圾桶内的垃圾高度后,可以根据情况来预先处理快要存放满的垃圾桶。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正面截面图示意图;
[0012]图4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压块和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侧面截面图示意图;
[0014]图6为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灭虫装置的放大图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0、外箱体;11、投放口;12、香烟口;13、安装口;14、外箱门;20、内箱体;21、垃圾口;22、窗网;30、测距模块;40、压缩模块;41、电机;42、同步带;43、同步轮;44、压块;441、卡块;442、香烟槽;443、作用缘;45、密封环;451、卡槽;46、弹性件;50、无线模块;60、红外感应器;70、灭虫装置;71、排气通道;72、紫外灯;73、电网;80、太阳能光伏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垃圾桶,其包括有外箱体10、内箱体20、测距模块30、压缩模块40和无线模块50;外箱体10的一侧面开设有投放口11,内箱体20设置在外箱体10的内部,内箱体20的上方开设有垃圾口21,投放口11的上沿高于垃圾口21,压缩模块40设置在外箱体10上,测距模块30与压缩模块40耦接,当测距模块30检测到内箱体20内垃圾的高度高于其预设的第一高度值时,则控制压缩模块40对内箱体20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测距模块30还与无线模块50耦接,无线模块50用于向外接设备传输内箱体20内的垃圾的高度。通过压缩模块40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垃圾桶的利用率,通过测距模块30能够判断垃圾桶内垃圾的存放量,当超过预设的第一高度时会对内箱体20的垃圾进行压缩,并在一次压缩后通过无线模块50向外接设备提示用户或者环卫工人需要及时清理垃圾桶内的垃圾,内箱体20内的垃圾高度能通过无线模块50时时传输给外接设备从而让用户或者环卫工人能够及时得知垃圾桶内垃圾的存量情况,防止垃圾过满的情况出现。用户或者环卫工人得知每个垃圾桶内的垃圾高度后,可以根据情况来预先处理快要存放满的垃圾桶。
[0018]如图2和图3所示,压缩模块40包括有电机41、同步带42、同步轮43和压块44;电机41、同步带42、同步轮43和压块44均设置在外箱体10的内部,同步轮43用于固定同步带42,测距模块30与电机41耦接,电机41用于带动同步带42沿纵向传动,压块44与同步带42固定设置,电机41与同步带42配合并带动压块44沿着纵向移动从而进入内箱体20对内箱体20内的垃圾进行压缩。用户或者环卫工人还弄通过无线模块50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进行主动压缩。
[0019]还包括有设置在外箱体10上的红外感应器60,红外感应器60与电机41耦接;当红外感应器60没有检测到人时,则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盖住垃圾口21;当红外感应器60检测到人时,则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上升。当红外感应器60没有检测到人时,压块44一直处于同垃圾口21一样高的位置从而盖住垃圾口21,起到垃圾盖的作用,能在下雨时防止雨水进入内箱体20,还能防止内箱体20内的垃圾散发垃圾的臭味,当测距模块30检测到垃圾高度达到已满的状态即预设的第二高度时,即使红外感应器60检测到人也不会继续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上升,人们也不会因为垃圾满了还继续向内箱体20丢垃圾。该智能垃圾桶通过主控模块如单片机进行控制,单片机分别与测距模块30、电机41、红外感应器60和无线模块50耦接,单片机内预设有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可以是压块44能够压缩到并且不高于垃圾口21的高度的任意高度,第二高度可以是等于或低于垃圾口21并且不低于第一
高度的任意高度。
[0020]如图4所示,压缩模块40还包括有密封环45,密封环45套设在压块44上与压块44联动设置,密封环45的内环的形状与压块44的形状相吻合,密封环45的外环的形状大于垃圾口21的形状。密封环45可以更好地对内箱体20进行覆盖,防止了垃圾的臭味蔓延出来,影响周围的环境,当压块44进入内箱体20时,密封环45卡在垃圾口21处,防止了在压缩垃圾时垃圾弹出或者飞出。
[0021]密封环45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防止密封环45压坏垃圾口21,并且能更好地密封住垃圾口21。
[0022]压块4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块441,压块44通过卡块441从而带动密封环45向上移动。当红外感应器60检测到人时,则压块44通过卡块441带动密封环45一起向上移动,从而打开垃圾口21让人们丢垃圾。
[0023]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卡块441围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箱体(10)、内箱体(20)、测距模块(30)、压缩模块(40)和无线模块(50);所述外箱体(10)的一侧面开设有投放口(11),所述内箱体(20)设置在外箱体(10)的内部,所述内箱体(20)的上方开设有垃圾口(21),所述投放口(11)的上沿高于垃圾口(21),所述压缩模块(40)设置在外箱体(10)上,所述测距模块(30)与压缩模块(40)耦接,当所述测距模块(30)检测到内箱体(20)内垃圾的高度高于其预设的第一高度值时,则控制所述压缩模块(40)对内箱体(20)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所述测距模块(30)还与无线模块(50)耦接,所述无线模块(50)用于向外接设备传输内箱体(20)内的垃圾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40)包括有电机(41)、同步带(42)、同步轮(43)和压块(44);所述电机(41)、同步带(42)、同步轮(43)和压块(44)均设置在外箱体(10)的内部,所述同步轮(43)用于固定同步带(42),所述测距模块(30)与电机(41)耦接,所述电机(41)用于带动同步带(42)沿纵向传动,所述压块(44)与同步带(42)固定设置,所述电机(41)与同步带(42)配合并带动压块(44)沿着纵向移动从而进入内箱体(20)对内箱体(20)内的垃圾进行压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外箱体(10)上的红外感应器(60),所述红外感应器(60)与电机(41)耦接;当所述红外感应器(60)没有检测到人时,则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盖住垃圾口(21);当所述红外感应器(60)检测到人时,则控制电机(41)带动压块(44)上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40)还包括有密封环(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孙扬孙怀君吴潇敏吴泳辰冯雪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