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95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用户群需调整的负荷量,所述用户群包括多个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多台用电器;获取所述用户端中所述用电器的备用容量和预设的负荷调控级别;根据所述用电器的备用容量和所述负荷调控级别,计算所述用户群中不同负荷调控级别的可调控负荷;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可快速有效地调控电力系统的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


[0001]本公开属于电力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在电力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端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用电成本上升的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用电状态,可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短期抑制用电成本上升。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通常通过调控中心制定各用电器的响应用电状态,以达到平衡电力系统负荷、减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压力的目的。
[0004]传统的负荷调控方式主要是通过有序用电的方式,该调控方式为减少高峰负荷,用户通常需要全天停电,负荷调控的方式过于粗放,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影响售电,且传统的负荷调控方式在实施时,例如在实行错峰、限电措施时,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可能对单位用电价值较高的用户产生不利后果,因此,传统的负荷调控方式效益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用户群需调整的负荷量,所述用户群包括多个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多台用电器;获取所述用户端中所述用电器的备用容量和预设的负荷调控级别;根据所述用电器的备用容量和所述负荷调控级别,计算所述用户群中不同负荷调控级别的可调控负荷;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分别在各用户端获取各负荷调控级别下各用电设备的实际备用容量的总和,生成各负荷调控级别的总备用容量;分别在各用户端接收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信号,并根据接收的负荷调控信号和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总备用容量,获取用于调控各用户端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的负荷调控导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所述公式分别在各用户端将其对应的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转换为各用电设备在各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其中,其中,l为负荷调控级别的标号,i各用电设备的标号,为标号为i的用电设备在l负荷调控级别下的实际备用容量,为标号为i的用电设备在l负荷调控级别下的最大备用容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用电信息、用户参与优先级自动生成负荷调控策略,所述负荷调控策略是以用户为单位的针对用户下负荷调控设备的调控策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参与优先级由用户类型、参与负荷调整次数与参与的负荷调整量均值计算得到,所述参与的负荷调整量均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Pn是用户每次参与的负荷调整量,n是用户历史参与负荷调整次数。5.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调控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峰赵广伟林昌王守伟姜居怀李稳张超邵士峰郑强杨文波陈锡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