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CT
,具体涉及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探测器是CT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而CT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极大,在采用CT探测器的系统中都必须用调节加热或冷却的办法来稳定探测器的温度。CT探测器在工作需要保持恒定温度,但是图像处理芯片功耗大,并且每个模块都要图像处理芯片,且模块数量大。
[0003]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散热方式是在探测器的上方布置多个散热风扇,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风扇与风扇之间必然存在间隙,中间的几个模块可能存在散热不良;
[0005]2.多个散热风扇运行噪音大,功率高,产生的气流相互影响,实际散热效率低;
[0006]3.多个风扇的滤网面积大,除尘不方便。
[0007]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确保每个模块的温度恒定,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探测器,同时有利于降低探测器运行时噪音的CT探测器散热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0008]例如,申请号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包括CT探测器,所述CT探测器内设有若干个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机、静压箱和与探测器模块数量相同的送风歧管;所述送风机的送风口正对静压箱;所述送风歧管的进风口与静压箱连通;所述送风歧管的进风口均正对探测器模块;所述送风歧管与探测器模块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送风歧管的进风口面积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送风歧管的管路内均设有一段用于平衡风道沿程风压损失的颈缩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内设有过滤网。5.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气流在各个送风歧管上的沿程气压损失,获得各个送风歧管管道内的沿程阻力值;S2,计算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的气压损失,获得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处的压强损失值;S3,根据步骤S1和步骤S2中获得的各个送风歧管管道内的沿程阻力值以及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处的压强损失值,计算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的直径;S4,根据步骤S3中获得的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的直径数值,完成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的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S11,计算雷诺数Re,其中,ρ为空气密度,单位KG/M2;V为风速,单位为M2;d为送风歧管的直径,单位为M;η为空气动力粘性系数;S12,查阅莫迪图,到莫迪图上查阅对应横坐标,查表“管道的管壁绝对粗糙度
△”
,除以送风歧管直径d,计算
△
/d,所述
△
/d的值对应着莫迪图的右边纵坐标和莫迪图区域中央的曲线;由步骤S11中获得的横坐标雷诺数Re以及右边纵坐标
△
/d,对应确定莫迪图区域中央曲线上的一个点,所述点对应着莫迪图左边纵坐标的沿程阻力系数λ;S13,根据公式计算各个送风歧管管道内的沿程阻力值;其中,λ为步骤S12中获得的空气在管道内的沿程阻力系数,V为风速,ρ为空气密度,D为送风歧管的直径,L为送风歧管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探测器总成散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如下步骤:S21,由于气流经过各个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根据伯努利方程:
其中,p1为气流经过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前的点A的压强,p2为气流经过送风歧管内颈缩风道处的点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马兴江,金坚诚,
申请(专利权)人: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