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拆报警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76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拆报警机箱,包括机箱壳、带驱动杆的微动开关和防拆电路,机箱壳关闭时,按压微动开关的驱动杆使微动开关打开,机箱被拆开时微动开关的驱动杆弹开,微动开关闭合,触发防拆电路报警和断开所述机箱内电设备的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对电磁继电器开关的控制,配合供电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实现物理开箱报警和断电功能,当机箱外壳被非法打开操作时,机箱内电立即停止工作,同时发出报警音,能降低信息泄漏风险,避免人为非法拆机、开箱等操作。开箱等操作。开箱等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拆报警机箱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拆报警机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音视频传输能力得到提升,音视频传输设备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小,这为防止信息泄露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安保领域中,防止电设备被非正常开启,放入监听监视设备,是一项重要的防范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电设备被物理开箱破坏或者放入窃听偷拍等监听监视设备,防止信息泄露。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拆报警机箱,包括机箱壳、带驱动杆的微动开关和防拆电路,机箱壳关闭时,按压微动开关的驱动杆使微动开关打开,机箱被拆开时微动开关的驱动杆弹开,微动开关闭合,触发防拆电路报警和断开所述机箱内电设备的电源;
[0005]所述防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机箱内电设备的供电,供电控制电路的包括输入端、控制端和输出端,外部电源连接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端控制输出端接通外部电源或断开外部电源;
[0006]报警电路包括电池、保险丝、二极管、三极管、微动开关、报警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池正极连接二极管正极,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保险丝的一端,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源极和发射极,三极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保险丝的另一端和微动开关的一端,并且连接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微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三极管集电极和源极相连后连接报警器的正极,报警器的负极连接电池的负极。
[0007]进一步的,机箱壳是六面体,包括前盖板、上盖板,其余四面为一体弯折焊接而成,拆开此机箱只能打开前盖板或者打开上盖板,在安装前盖板和上盖板时,先安放带驱动杆的微动开关,并使其驱动杆处于按压状态,此时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当打开前盖板或上盖板时,导致相应的驱动杆弹开,微动开关闭合,触发防拆电路报警和断开所述机箱内电设备的电源。
[0008]进一步的,微动开关闭合时,电池的正负极与保险丝的两端连通,使得保险丝内的电流瞬间增大,烧断保险丝,导致音视频信号单向隔离传输装置无电源输入,从而确保设备无法供电无法正常工作;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和射极连通,进入饱和状态,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此时报警器与电池的正负极连通,从而进行报警器报警。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控制电路是继电器开关。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基于对电磁继电器开关的控制,配合供电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实现
物理开箱报警和断电功能,当机箱外壳被非法打开操作时,机箱内电立即停止工作,同时发出报警音,能降低信息泄漏风险,避免人为非法拆机、开箱等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的透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防拆电路原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供电控制电路原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报警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本技术为降低信息泄漏风险,避免人为非法拆机、开箱等操作,特设置了机箱防拆报警电路及防拆结构。当机箱外壳被非法打开操作时,机箱内电设备机箱内电设备立即停止工作,同时发出报警音。
[0019]本技术防拆报警机箱,包括机箱壳、微动开关2和防拆报警电路。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机箱壳是六面体,包括上盖板3、前盖板4、其余四面1为一体弯折焊接而成,拆开此机箱只能打开前盖板或者打开上盖板,在安装前盖板和上盖板时,先安放带驱动杆的微动开关2,并使其驱动杆处于按压状态,此时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当打开前盖板或上盖板时,导致相应的驱动杆弹开,微动开关闭合。图1和图2五个位置安装了微动开关,还可调整微动开关的数量和位置,只要能够感知机箱被拆开。
[0020]如图3所示,微动开关与防拆电路连接,防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机箱内电设备的供电。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12VIN是设备的外接12V电源。电路的整体供电需经过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供电控制电路采用继电器开关实现。如图4所示,机箱内电设备的整体供电由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1管脚的输入信号FUSE_POWER决定,当该管脚输入电压为“高”时,继电器开关的输出端输出12V电源,为机箱内电设备整体电路供电。当该管脚输入电压为“低”时,继电器开关输出端无输出电压,供电控制电路整体电路断电,停止工作。
[0021]如图5所示,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池、保险丝FUSE、二极管D1、三极管Q1(图中为PNP三极管)、微动开关X1、微动开关X2(设置两个以上的微动开关时,微动开关X2可表示除微动开关X1之外的多个开关)、电池X3、报警器 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具体微动开关部署可以是图1和图2的方式部署,还可以是其他能探测打开机箱壳的方式。电池正极连接二极管正极,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保险丝的第一端,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源极和发射极,三极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保险丝的第二端和微动开关的第一端,并且连接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控制端FUSE_POWER,微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三极管集电极和源极相连后连接报警器的正极,报警器的负极连接电池的负极。
[0022]机箱内电设备处于正常供电工作状态时,外部电源12VIN经过保险丝连接至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FUSE_POWER,且为高电平,对电路正常供电,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
设备机箱外壳被非法打开操作时,即打开上盖或前盖时,触发机箱内的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的驱动杆弹开,使开关X1、X2闭合。此时,二极管D1导通,电池的正负极与保险丝的两端连通,使得保险丝内的电流瞬间增大,烧断保险丝,导致继电器开关的控制端的“FUSE_POWER”无电压输入,从而确保设备缺少供电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Q1 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连通,Q1进入饱和状态,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此时报警器与电池的正负极连通,从而进行蜂鸣器报警,直至电池电量耗尽方可停止。
[0023]机箱内电设备没有外接电源输入时,此状态下若机箱被非法拆开,微动开关闭合。此时,二极管D1同样被导通,电池的正负极与保险丝的两端连通,使得保险丝内的电流瞬间增大,烧断保险丝,导致音视频信号单向隔离传输装置的电源输入无效,后续再接通电源时也不能启动设备,从而确保设备被非法打开后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Q1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连通,Q1进入饱和状态,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此时报警器与电池的正负极连通,从而进行报警器报警。
[0024]以上仅为技术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拆报警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带驱动杆的微动开关和防拆电路,机箱壳关闭时,按压微动开关的驱动杆使微动开关打开,机箱被拆开时微动开关的驱动杆弹开,微动开关闭合,触发防拆电路报警和断开所述机箱内电设备的电源;所述防拆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控制机箱内电设备的供电,供电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控制端和输出端,外部电源连接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端控制输出端接通外部电源或断开外部电源;报警电路包括电池、保险丝、二极管、三极管、微动开关、报警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池正极连接二极管正极,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保险丝的一端,第一电阻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源极和发射极,三极管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保险丝的另一端和微动开关的一端,并且连接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微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三极管集电极和源极相连后连接报警器的正极,报警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萍赵雪松金苍松焦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